中意航天合作研讨会在罗马举行
出席研讨会的中意两国政府、科研机构代表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殷欣):当地时间10月18日晚,中意航天合作研讨会在罗马举行。探讨会上,中意两国政府、科研机构、航空航天企业代表就两国航天合作现状及前景展开讨论,同时认为,航天合作是中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造福人类社会,而且让两国关系发展越来越顺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航天事业从零开始。从1970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的成功发射,开启中国进入太空、探索宇宙的序幕,到如今中国已跻身世界航天强国之列。作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之一,意大利在空间技术、电信、遥感、卫星设计制造等领域位居世界前沿。本着共同探索太空,用航天技术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目的,两国于1991年签署关于和平勘探、利用和研究外太空政府间协定,正式开启中意航天合作的序幕。回顾近三十年来的双边航天合作,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军华总结说:“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中意两国一直在不懈地追求航天梦,共同探索浩瀚的宇宙,取得了积极的成果。推动空间科技合作,和平利用太空的目标是为了人类的共同福祉,而不是为了某一国的特殊利益。(中国)推动太空国际合作始终是朝着第一开放、第二和平、第三共赢的三个方向来发展。”
2018年2月,中国首颗电磁监测试验卫星“张衡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进入预定轨道。在这颗能够大大提升我国地震监测预测水平的卫星上搭载了一台意大利研制的高能粒子探测器,与中方的探测器一起互为补充,联合探测。目前,两国已就“张衡二号”项目的合作达成共识。此外,在中国暗物质粒子探测卫星“悟空”搭载的探测器研发中,也有意大利专家参与其中。关于双方在空间科学领域目前合作项目的进展情况,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卢方军说:“我们高能所正在推动另外一个名叫‘探索极端宇宙’的国际合作大科学计划。这个计划包括两个项目,其一是增强型X射线时变与偏振空间天文台(eXTP);其二是计划安装在中国空间站上的高能宇宙辐射探测设施HERD。欧洲合作的国家大概有20个,意大利在这两个项目里都处于欧洲引导国的地位。中意两国在空间科学领域里的合作之所以能够长久、持续、深入,是基于两国科学家之间深厚的友谊和牢固的相互信任。我相信这种友谊和信任将进一步扩大、加深和提升。”
根据2019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意大利期间两国发布的联合公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和意大利空间局正在就意方参与中国空间站扩展舱段研制进行磋商,并探讨联合开展高能宇宙辐射探测等空间科学实验,以及意大利航天员参加中国空间站飞行任务的有关事宜。曾经创下欧洲宇航员不间断最长航天纪录的意大利首位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目前与同事们正在学习中文,准备有朝一日登上中国空间站。按照计划,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建造后,意大利将同中方联合开展空间实验。谈到两国航天合作之于两国关系的发展,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代表詹路易吉·孔索力说:“今年3月习近平主席访问意大利期间,意中两国签署的非常重要的(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再次强调了共同开展科技合作的必要性。航天领域的合作秉承科技造福社会的宗旨。两国在科技、航天等个领域的合作让两国关系更加紧密。两国相距遥远,文化差异显著,但科技合作消弭了差异,合作科研为社会发展创造了附加价值。”
研讨会现场观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