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湘西十八洞村与老挝的情缘
苗绣国家非遗扶贫就业工坊的产品展示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曹琦 吴佳萱):十八洞村位于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这个位于山区腹地的苗族聚居村因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11月在此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而闻名,又因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本扬2018年6月实地探寻中国“精准扶贫”经验而与老挝结下不解之缘。
说到本扬主席2018年6月2日考察时的情景,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石登高记忆犹新。他说,“本扬主席沿着总书记走的路线看了一圈,然后就在总书记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的地方与村民座谈。在这个座谈会上,本扬主席最关注的就是十八洞村是怎么脱贫的,十八洞村脱贫的经验对老挝有什么启示。”
十八洞村因村里有18个天然溶洞而得名。这里虽然山奇水秀,景色宜人,但因为交通闭塞,群众生活长期徘徊在贫困线以下。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后,十八洞村按照他的重要指示精神,精准识别扶贫对象,精准发展特色产业,日子渐渐好起来。谈起村里几年来的变化,石登高说,“我们的村庄变美了,收入提高了。我们的收入从2013年的人均1668元,达到2018年的人均12128元。我们的产业变强了,我们从原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到现在已经形成了旅游、劳务、猕猴桃、山泉水、苗秀五大支柱产业。”
湘西多山地,民族众多,与老挝北部地区的情况极为相似。本扬主席在考察十八洞村时表示,老挝目前还有6%的贫困家庭,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中方“精准扶贫”的做法和经验,争取到2020年摆脱国家欠发达状态。
本扬主席在当年9月给十八洞村寄来了一个银质的芦笙作为礼物,芦笙是老挝的传统吹奏乐器。2019年4月,在老挝传统新年泼水节即将到来之际,十八洞村村民集体致信本扬,表达他们的祝福,并介绍了十八洞村近一年来的新变化。这封信的执笔人、十八洞村党支部书记龙书伍回忆道:“本扬主席是第一个到访十八洞村的外国元首,对十八洞村评价比较高,还给我们赠送了礼物。当时我们就想感谢本扬主席,所以就给他写了一封信。”
2019年6月2日,在本扬主席考察十八洞村一周年之际,村民们收到了他的回信。本扬主席在信中祝贺十八洞村在“精准扶贫”理念的指引下,在短时间内摆脱了贫困,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不断改善。他说,当前,老挝正在全力开展扶贫脱贫,致力于摆脱欠发达状态,十八洞村的成功实践给老挝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
本扬考察后,到十八洞村来参观旅游的人更多了。石顺莲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时的村支书。她卸任后认准发展苗绣是一项非常有前景的特色产业。在有关部门的大力帮助下,她把村里的妇女组织起来,注册成立了十八洞村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如今苗绣产品已经成了赠送外宾的最好纪念品。石顺莲说,“组织广大的留守妇女在家门口赚钱,我们每年能下10万块钱的定单。我们绣好的产品,客人回去装裱后就可以赠送给其他国家,做赠品、做国礼。‘一带一路’把我们苗秀带到了全世界。”
绣娘正在赶制苗绣制品
在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展览室里,记者看到,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十八洞村时与村民的合影、本扬写给十八洞村村民的信件……花垣县委驻十八洞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石登高透露:“目前,我们正在推动花垣县和本扬总书记故乡所在的县结为兄弟友好县。”
十八洞村和老挝的故事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