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的澳门情缘 | 谭玉娥:生活安定源于国家支持
5年前,在澳门回归祖国15周年前夕,习近平主席来到澳门石排湾公屋一户普通居民谭玉娥的家中做客。
谭玉娥说,5年时间过去了,她们一直牢记习主席的嘱托,一家人现在安居乐业,女儿们也学有所成。谭玉娥生活上的变化也折射出20年来,澳门人在“衣食住行”上的改善。
澳门市民 谭玉娥:这是2010年(拍的家庭合影),习主席说家庭照片拍得很好啊,习主席很关心我们在澳门的生活,各样的问题他都问得很详细,他很想去了解我们普通市民的生活各方面会不会有困难。
2014年习近平主席来家中做客的情景,谭玉娥和丈夫至今仍历历在目。
谭玉娥和黃立田夫妇有三个女儿。习主席再三叮嘱他们,要好好培养,也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未来能够报效祖国。
澳门市民 谭玉娥:(女儿们)都会觉得主席来过我家,我要好好学习,都会听从(习主席)跟她们聊天时讲过的话。
如今,五年时间过去了,谭玉娥的大女儿已经大学毕业,并考入了特区政府机构;二女儿则追随着姐姐的脚步,同样考入了澳门大学。
澳门市民 谭玉娥:二女儿现在大学二年级,学的是土木工程,她说澳门还在发展中,刚刚有港珠澳大桥的落成,之后又有(澳门新城)A区,占地很大。她希望土木工程专业毕业以后能发挥所学的专业(优势),希望可以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4年习主席到访石排湾公屋社区时,谭玉娥一家五口刚刚搬入新家不到一年的时间。从以往和公婆同住、三代同堂的拥挤环境,到搬入三室一厅、价格相对较低的公屋居住,谭玉娥一家倍感满足。而随着这几年社区周边环境和配套设施不断完善,住进公屋的澳门市民们都感到,生活越来越舒适便利。
澳门市民 谭玉娥:所有的交通网络都齐全了,所以去周围的地方都很方便,现在还有(社区)图书馆、儿童游乐场,周围的设施更加完善,超市也是24小时营业,现在好方便,买东西都好方便。
为了能让市民“居者有其屋”,澳门特区政府一直在推动公屋建设,其中既有对收入不足的市民予以补贴,以置业形式购买商品房的“经屋”,也就是经济房屋,也有以低廉租金,提供给低收入和困难家庭的“社屋”,也就是社会房屋。此外,特区政府还会以家庭人口为单位,给那些正在申请公屋的轮候家庭,提供临时补助。
澳门特区政府房屋局局长 山礼度:我们的公共房屋,“社屋”和“经屋”加起来,从回归前的26000个单位已经增加到51000个单位,差不多翻了一倍。
作为土生土长的澳门人,谭玉娥夫妇告诉记者,回归祖国这些年来,澳门的发展日新月异,百姓的日子也越过越有奔头儿。如果能再次见到习近平主席,他们特别想和习主席分享的,正是澳门这座城市以及他们这个小家的巨大变化。
澳门市民 谭玉娥:我的大女儿已经毕业了,二女儿也在读大学,我们一家人都生活得很安稳、很安定。最感谢国家对澳门的支持,让澳门市民个个都安居乐业。
谭玉娥丈夫 黃立田:祝福澳门特区的经济蒸蒸日上,市民收入高涨,衣食住行更方便。
(原标题:习近平主席的澳门情缘 | 谭玉娥:生活安定源于国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