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滚动>>正文

【新春走基层】北极虽冷,中文正热——访国家汉办俄罗斯北方(北极)联邦大学汉语教学点

2020-01-30 21:19:2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磊

俄罗斯北方(北极)联邦大学外语培训中心新学期汉语班部分学员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毓韵):阿尔汉格尔斯克市北临北冰洋,西临白海,是行经北极地区的北海航线起点之一。作为俄罗斯著名的“北极之门”,阿尔汉格尔斯克冬季最低温度可达零下45度,夏季短暂。数百年来,这座极光与冰雪共舞的小城,一直充当着俄罗斯西北港口的角色,鲜少有人把它和相隔万里的中国联想到一起。但在这个冰冷小城里,中文热却悄然升起。

  2020年1月20号下午5点,位于阿尔汉格尔斯克市的俄罗斯北方(北极)联邦大学社科与国际交流学院外语培训中心的中文班开课了。新学期有近20名学员报名,学员中大部分是学生或年轻白领。

9岁学员瓦洛佳在课堂上体验中国文化

  少儿班9岁的小学员瓦洛佳已经是在此学习三年的“老学员”了。他的妈妈伊琳娜曾在中俄边境布拉戈维申斯克市生活。与中国的近距离接触促使伊琳娜很早就下决心让瓦洛佳学习中文。伊琳娜说,“我认为无论是当下还是未来,中文都是非常必要且必须要掌握的语言。我们这里的中文老师非常好,瓦洛佳现在的中文水平甚至比英文更好。我们也会寻找一切机会学习中文,比如去圣彼得堡,接受更多的中文教育。”

  扎哈罗夫是一名教育学专业的大三学生。尽管接触中文只有三个月时间,但他已经决定继续学下去。“因为第一,学习中文是时下的潮流。第二,中国是俄罗斯的伙伴,与俄罗斯在各方面都有紧密合作。接触中文一开始是兴趣,但现在中文已经进入到我未来的人生规划之中。”

  像扎哈罗夫一样,绝大多数的学员希望通过学习中文的方式与中国建立起联系。帮助他们搭起这座桥梁的人,叫孙亚男。孙亚男2013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俄语系。2015年,国家汉办圣彼得堡使领区阿尔汉格尔斯克市俄罗斯北方(北极)联邦大学汉语教学点正式建立。孙亚男是这座城市首个、也是唯一一位中文志愿者和大学中文教师。

德鲁日妮娜教授与孙亚男

  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已有20个班超过700名学生先后跟随孙亚男学习中文。目前,已有约20名学生把中文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部分学生成绩已达到HSK4级,也就是中高级水平,越来越多的学生正积极寻找机会去中国深造。

  谈到孙亚男多年勤恳的工作,该校最早提出加强俄罗斯西北地区与中国人文交流,推动学校建立中文专业的语言学教授玛利亚·德鲁日妮娜赞不绝口。“亚男是个非常能干的女孩,表现出一种坚韧、刻苦的中国精神,也用开朗和活泼去影响身边的人,以乐观的心态去发现这个寒冷城市的美。无论在哪个场合,在中文教学和中国文化推广上,她总是不遗余力。”

  为了进一步提升中文教学的专业性和系统性,孙亚男和德鲁日妮娜正在积极呼吁和推动在阿尔汉格尔斯克建立HSK汉语水平考试中心和中国文化中心,为更多学生实现中国梦。同时,扎根阿尔汉格尔斯克五年的孙亚男深信,通过语言这座桥,北极与中国还会碰撞出更多火花。“阿尔汉格尔斯克地处北极地区,是北极之门,有自身的地缘优势。北极开发研究是我们学校的名牌专业。现在,北极科研中俄两国都很时兴的研究课题。在学校建立文化、科研中心,对将这个学校和城市的发展具有很大意义。”

俄罗斯北方(北极)联邦大学副校长康斯坦丁·扎伊科夫介绍学校对华合作情况

  令人感到高兴地是,语言的桥梁促成了中俄双方不少的合作。自2012年起,北方(北极)联邦大学已经先后与10余所中国高校开展校际交流与合作。该校副校长康斯坦丁·扎伊科夫表示,目前中俄正在合作开发和保护北极资源,北方(北极)联邦大学和中国合作伙伴已经在相关领域走在学界前列。2018年,北方(北极)联邦大学与中国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出版了科研成果——《北极国际合作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研究手册》。“2018年,我校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共同建设了中俄北极蓝色经济联合研究中心,并在当年出版了这部手册。去年我们同哈尔滨工程大学组织了两场关于中俄北极开发合作前景的论坛,今年将以北极航道开发为主题组织多场研讨会。”

  北极虽冷,中文正热。以中文为桥梁,以中俄北极合作为目标,新的一年里,阿尔汉格尔斯克正期待与中国书写新的故事。

身着传统服装的阿尔汉格尔斯克当地居民

标签:

为您推荐

新闻
娱乐
体育
军事
汽车

国际在线官方微信

国际在线趣新闻

返回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