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杨孟飞:国外卫星数据“高估”中国碳排放量 应增强我国碳排放自主监测数据获取能力
2021-03-07 10:26:0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妍

全国政协委员杨孟飞:国外卫星数据“高估”中国碳排放量 应增强我国碳排放自主监测数据获取能力_fororder___172.100.100.3_temp_9500031_1_9500031_1_1_1026577b-8158-4989-aab8-fc5460171bec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葛鹏):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直言,国外卫星数据“高估”中国碳排放量,应增强我国碳排放自主监测数据获取能力。他建议,加快碳排放遥感监测体系建设,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要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制定2030年前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总指挥、总设计师,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孟飞直言,当前中国“碳排放”监测评估工作存在着中外评价不一致的问题,中国的碳排放量被“高估”。“监测数据缺口大,中外评价不一致。因为我们国家天基数据比较少,国外数据经常是 ‘高估’中国的排放量,估计可以达到超过61%~140%,与事实是相悖的。”

  杨孟飞院士今年带来的建议,就聚焦加快建设“二氧化碳排放监测体系”。他提出,有必要规划建设中国自主研制、自主可控的天基碳排放遥感监测体系,实现全球及区域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及变化综合监测,支撑全国二氧化碳点源排放动态监测。“一是以天基探测系统弥补地面不足。以‘测准算清’为目标,开展‘全球生物量综合探测卫星系统’以及新型主被动探测载荷技术研究,以天基弥补地面不足,增强我国碳排放自主监测数据获取能力,改变我国碳排放核查依靠国外卫星数据的被动局面,提升国际话语权。”

  杨孟飞还建议,对全国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状况、数量开展长期、持续、全面的监测评估,支撑国际气候谈判,做到碳排放数据“可测量、可追溯、可核查”,以满足国家生态环境建设规划和考核监管双重需要。

  他还表示,规划的监测体系及综合监测,还可开展多源数据融合处理研究,形成从全球、全国、地方到排放点源,多尺度遥感综合监测体系能力,为中国参与并主导国际气候谈判、局部地区减排成效评估和违排监管提供客观依据,推动国家“碳达峰”行动计划实施。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