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李俊翔、闫明)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坐落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西南郊五一村,它见证了上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失败之后,中国共产党人不畏艰难险阻、团结一心寻求光明未来的英勇历程。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探访了这座展览馆,重温了那段在中国共产党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历史。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常设展览馆,是中国在海外唯一的关于中共党史的常设展览馆,其中陈列着关于中共六大的一批珍贵资料的复制品。从大会通过的关于政治、军事、组织、农民等问题的决议,到手写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等重要文件和相关历史照片,丰富的展品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90多年前。
1927年4月12号,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同年7月15号,汪精卫等控制的武汉国民党中央决定同共产党决裂,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实行逮捕和屠杀。至此,由国共两党合作发动的大革命宣告失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吴伟锋介绍说,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当时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急需召开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由于当时的党还处于幼年阶段,在政治上还不成熟,对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动力、对象、前途等重大问题,党内还存在着认识的分歧和争论。因此,召开一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已刻不容缓。”
然而,由于国内白色恐怖非常严重,难以找到一个安全的地方开会,加之中共中央迫切希望能够得到共产国际的指导,所以经报请共产国际同意,中共六大最终决定在莫斯科召开。
中共六大是一次在极其秘密、严峻的条件下举行的非常代表大会。与会代表历经千辛万苦,从国内分批秘密抵达莫斯科,他们大多是国民党政府通缉的对象。俄罗斯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中国研究室主任阿尔乔姆•科布杰夫表示,苏联共产党为中共六大的召开提供了很多帮助,“实际上,当时中国共产党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到六大之前,很多地下党员被抓捕入狱,有的甚至还失去了生命。六大召开期间苏联提供了所有的物资保障,而且负责了代表从中俄边境至莫斯科的往返交通。”
1928年6月18号至7月11号召开的中共六大通过了关于政治、军事、组织、苏维埃政权等一系列问题的决议,以及经过修改的《中国共产党党章》,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委员会。中共六大会址常设展览馆副馆长李守义介绍说,中共六大通过的一系列决议案主要明确了两个重要问题,“一个就是明确了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依然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主义革命。第二个问题就是在革命的形势和党的任务上,明确了我们现在革命是处于低潮,党的中心工作是积极发动群众。这两个重要问题的解决可以说基本上统一了全党的思想,对克服当时党内依然存在的左倾情绪,实现工作转变,推动中国革命的复兴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