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佐兰·斯帕希奇(Zoran Spasic),塞尔维亚与亚洲国家合作中心主任
编译:赵芃
日前,中国政府决定召回驻立陶宛大使,并要求立政府召回驻华大使。在立陶宛不顾中方的反复交涉、晓以利害,执意宣布允许台湾当局以“台湾”名义在维尔纽斯设立“代表处”后,中方做出了这一罕见的外交决定。
就在几个月前,这个人口不到300万的波罗的海小国退出了中国-中东欧国家合作机制。很明显,立陶宛的反华情绪已经达到了相当程度。
2020年10月新政府上台后,立陶宛采取了与中国公开敌对的态度。这种在国内政治需要驱使下的变脸背后存在几个原因,而其中最明显的,莫过于执政的中右翼新联盟在某些利益的驱使下,通过与中国的公然对抗,达到为某些国家服务的目的。
在1991年与中国建交之时,立陶宛政府就应该对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拥有很清晰的认识。既如此,立方为何仍要铤而走险,堂而皇之地挑战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国家核心利益?
一些人推测立陶宛此举是出于经济原因,但我认为这种说法很难成立。据最新统计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立双边贸易额达到10.51亿欧元(约合8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加6亿元人民币。这一事实表明,立方的举动必有其他因素作祟。意识形态和国内政治的因素自不必说,立政府的所作所为和某些国家的全球战略政策绝然脱不了干系。事实上,当美国将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后,立陶宛近年来也愈发针对中国。
立陶宛政府鲁莽、危险的政治举动能从美国那里换取多少好处我们尚不得而知,但毫无疑问,挑战国际社会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必将对立中关系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实,立陶宛这个国家虽然人口不足300万,但自独立以来政治上一直十分激进,向来都走在西方反俄运动的前沿,与俄罗斯、白俄罗斯的关系十分紧张。
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市政厅的外墙上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美国前总统小布什访问立陶宛时曾经说过的话:“任何选择与立陶宛为敌的人,都是美国的敌人”。这句话简直就像给立陶宛当政者打了鸡血。
在试图向某些国家表示臣服的同时,立陶宛选择了对中国公然挑衅和敌对的外交政策。在台湾问题上,立陶宛政府的举动无异于玩火。中国政府和人民实现祖国统一的决心不可动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红线不容触碰。
立陶宛走上了当今最危险的歧途之一,这条错误的道路是别人为它选择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