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迪拜世博会丨探访阿富汗馆:一个人的坚守 生生不息的传承
2021-11-09 16:33:3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黎萌

  因阿富汗国内政局的变化,2020年阿联酋迪拜世博会(下文简称“迪拜世博会”)上,阿富汗馆克服了重重困难,在迪拜世博会开幕一周后正式开馆和大家见面。这其中发生了怎样的故事?让我们一起到阿富汗馆看看。

迪拜世博会丨探访阿富汗馆:一个人的坚守 生生不息的传承

  △迪拜世博会上的阿富汗馆

  阿富汗馆比世博会上大多数国家馆小得多,只有一间略显空旷的展厅,陈设也简单得多。没有大屏投影,没有精巧的设计,只有墙上挂着的手工地毯、传统服饰,玻璃柜里陈列的青铜器、玉器、陶器与珠宝首饰,但这些展品并非来自博物馆。

迪拜世博会丨探访阿富汗馆:一个人的坚守 生生不息的传承

  △阿富汗馆馆长接受采访

  阿富汗馆的馆长名叫欧玛尔,今年62岁,来自喀布尔的一个古董商家族。他早年逃难到奥地利,将家中的古董全都带到欧洲保存。

  迪拜世博会开幕后,欧玛尔得知阿富汗馆无人负责,立刻联系了组委会,表示要以个人名义申请办展。获得许可后,他立即返回奥地利,把家中能运输的古董、手工艺品运往迪拜,又带领家人仅用三天时间完成了布展。他说,在中东首次举办的迪拜世博会上,阿富汗不能缺席。

  欧玛尔在向记者介绍展品时如数家珍,脸上洋溢着满满的自豪感。

迪拜世博会丨探访阿富汗馆:一个人的坚守 生生不息的传承

  这幅大挂毯在当地叫“苏扎尼”,一般在婚礼中由女性亲属亲手刺绣送给新郎作为贺礼。图中的挂毯是欧玛尔的母亲亲手所绣,图案中的太阳寓意着幸运和吉祥。

迪拜世博会丨探访阿富汗馆:一个人的坚守 生生不息的传承

  这个青铜药钵的历史可追溯到12世纪,相当于我国的南宋时期,是欧玛尔的祖父留给他的传家宝。

迪拜世博会丨探访阿富汗馆:一个人的坚守 生生不息的传承

  挂在墙上的拉巴卜琴是阿富汗的一种传统民间乐器。阿富汗现在有太多不确定性,导致很多当地音乐人不敢在公众场合演出,欧玛尔计划未来在迪拜世博会每天举办一场音乐表演,让全世界的人都能听到阿富汗音乐。

  右边的长裙为普什图女性传统服饰,有两百年的历史。裙子上缀有月光石,重达15公斤,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开馆难,守馆更难。欧玛尔父子叔侄四人轮流值班,家中长子阿布也放下在奥地利的工作,来馆里做前台接待。

  在和阿布的交谈中,记者看到他的眼中布满了红血丝。他表示,每天在馆内工作十二个小时虽然非常疲惫,但他想向全世界展示阿富汗文化到底有多棒。而在谈到能够和别国观众分享自己的民族文化时,他的眼中闪过一道光,脸上洋溢着笑,之前的疲惫一扫而空。

  欧玛尔希望这次长达半年的展览能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国家的现状与过去。

  记者注意到,馆内一角还有本留言簿,上面密密麻麻记录了世界各地游客对阿富汗最真心的祝福:

  予你真心问候,阿富汗千万振作,上天保佑,我们亦与你同在。——来自南非

  真心祝愿阿富汗同胞,衷心祝福未来的阿富汗,你们并不孤单。 ——来自西班牙

  监制丨穆莉

  制片人丨张雨辰

  总台记者丨江浩宇

  摄像丨张宇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