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朱宛玲):12月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十四五”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安全发展规划》提出,“十四五”期间, 将深化工业互联网和安全生产融合应用, 推广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民用爆炸物品应用,逐步提升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
“十三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在民用爆炸物品行业大力推广智能制造应用,实施“机器人换人、自动化减人”。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司长金鑫介绍说:“目前,97%以上的工业炸药生产线引入了连续化、自动化生产技术,85%以上的工业雷管生产线采用了自动填装、人机隔离生产工艺,累计压减危险岗位操作人员1.1万名。此外,我们积极支持先进装备制造企业与传统民爆企业加强合作,推动先进工艺、信息技术与制造装备深度融合。”
《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期间推进民用爆炸物品行业改革发展的总体思路,并提出到2025年,民爆行业安全水平再上新台阶,创新能力得到新提升,结构调整取得新成效,发展质量达到新水平,治理效能得到新提高的总体目标。金鑫表示:“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围绕生产过程、设备管理、安全管理、‘人工智能+’、‘扩展现实+’等智能场景,实现工艺流程优化、工序动态协同、资源高效配置和智慧决策支持。鼓励相关企业对标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等国家标准,开展智能场景、智能工房和智能场点试点示范,先行先试。”
《规划》还提出,将通过推动“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深入推进智能制造等举措提升民爆行业本质安全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安全生产司副司长卞明尧介绍说:“开展数字化智能化提升行动,探索建立民爆行业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系统解决方案,推广5G、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在民爆行业应用,逐步提升行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