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记者从“合肥这十年”通报会上获悉,十年来,合肥市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乡村面貌发生历史性转变,农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合肥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从401亿元增长到550亿元,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由1113亿元增长到1576亿元,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从9081元增长到26856元,连续十年跨千元增长。目前,合肥市粮食面积稳定在780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300万吨左右,位居全国省会城市第5位,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合肥贡献。
据安徽省统计局公布数据,今年合肥夏粮总产60.05万吨,创历史最高水平。油菜面积71.23万亩,产量12.8万吨,较上年增长11.31%,实现“三连增”。合肥“菜篮子”持续优供,蔬菜产量从172万吨增长到242万吨,设施蔬菜面积30.93万亩、省级蔬菜标准园49个,全国“菜篮子”市长负责制首次考核位列“优秀”。
十年来,合肥市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值由1113亿元增长到1576亿元,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由571家增长到670家,拥有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295家。十年来,农村休闲旅游迅速发展,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翻了三倍,从1350万人次增长到4000万人次,营业收入从11.6亿元增长到70亿元。今年上半年,合肥市实现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加29.1%。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促进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应用农业物联网农业企业超450多家,合肥市农村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十年来,合肥市注册农产品商标从3946个突破到1.6万个,涌现了洽洽等20个农业类中国驰名商标,合肥龙虾、长丰草莓等12个公共区域品牌获农业农村部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肥西老母鸡、下塘烧饼、三河米酒等10类特色农产品入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商标保护名录;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突破363个,荣获全国唯一的“中国龙虾之都”称号。
数据显示:2014年~2020年,合肥市贫困群众人均纯收入从2720元增长到13130元,增长4.83倍。2021年,合肥市脱贫人口人均纯收入达到了14652元。2014年,合肥市112个贫困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1.19万元;2021年,112个脱贫村平均集体经济收入80.41万元。其中,有87个脱贫村建成经济强村,村集体经济超过50万元。目前,合肥市农村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饮安全水、居生态村,电力、电信全部到村到户,村村建有图书室、文化站、医务室。
去年以来,合肥市将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底线任务,将深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作为主要目标,接续奋斗。2021~2022年,合肥先后投入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8.06亿元,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现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拓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良好开局。(安徽商报融媒体记者 张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