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
2022-08-10 08:12:45来源:南通日报编辑:杨磊

  她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曾连续27年担任通师二附校长,为社会培养了无数栋梁之材,其中包括她最得意的弟子李吉林等。她也是一位出色的母亲,用心哺育了范恒、范临、范曾3位优秀的儿子;她还是范扬等孙辈的书法启蒙老师……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

  8月7日,一个寻常的周末。

  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这所具有116年历史的江东名校,不久前刚刚送走又一届学子。当天虽立秋,暑气却未消。暑假中的校园显得宁静而空旷,珠媚园里,紫薇花艳,灿若云锦。通师二附校长朱丽正带领几位慕名而来的外地同行,在校园里参观。绿树环绕的镜心楼、镜亭、心石,仿佛在静静向客人叙说往日的故事。

  这3处校园里的经典标识,围绕“镜”和“心”两个字展开,都是为了纪念同一个人——曾连续担任通师二附校长27年之久的著名教育家缪镜心先生。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

缪镜心

  镜心楼建于1985年。时任副校长范建至今还记得,那一年学校建了一栋4层的综合楼,迎接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命名时发动全校师生和部分校友讨论,最后大家高山仰止,形成共识:以德高望重的老校长缪镜心名字命名。镜心楼,取“心如明镜,观人照己”之意。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_fororder_1

通师二附镜心楼

  镜亭是新千年时老校长的幼子范曾捐资兴建的。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_fororder_2

镜亭

  而2020年秋天在校园里竖起的心石,则是缪镜心的第三个孙子范扬所捐赠。他还在这块苦心孤诣找来的太湖石上刻石题款:心向往之。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_fororder_3

心石

  2022年是缪镜心诞辰120周年,也是她离开这个世界整整50周年。在这个特别的年份,让我们走近一个充满书卷气的诗文之家,观照大时代背景下的一个诗书画赓续、风雅颂连绵的传统文化世家的兴替。千山总是情

  “美丽、勤劳、智慧、坚韧,是我祖母一生的写照。”著名画家范扬用8个字概括了祖母缪镜心的基本特征。

  提起缪镜心,当然得说到南通的范家。

  古邑静海崇川,寺街深处123号,是南通城里范氏诗文世家的老宅。院中的老井与不远处的光孝塔相映成趣,恰似一方砚台旁高耸一支如椽巨笔,映衬着这个绵延400多年家族的诗文底蕴。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_fororder_4

南通范氏诗文世家陈列馆

  从明代范应龙至今,范氏诗文书画已接续14代,留下8000余篇美妙诗文。名人相望,群峰耸峙,大师辈出,堪称中国家族史和文学史上的奇观。明末清初,范风翼、范国禄父子不仅引领范氏家族第一代诗文高潮,其高士之风和凛然气节,令同时代的画坛泰斗董其昌、戏曲大家孔尚任等景仰,足可彪炳中国文化史册。范当世(1854-1905)是这个诗文世家的巅峰,因排行居一,世称范伯子。他是清末杰出的文学家,“同光体”诗代表人物,和大他一岁的张謇是挚友,也是南通近代教育的倡导者和奠基人之一。1906年,张謇张詧兄弟创办通州女子师范学校时,范当世已离世,张謇聘请他夫人范姚蕴素为首任校长,同时兼任附属小学校长。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_fororder_5

范伯子

范姚蕴素原名姚倚云,是清代桐城派一代宗师姚鼐侄孙女,她做了15年南通女师校长,也在中国最早一批师范附小默默耕耘了9年。28年后,她的孙媳妇缪镜心成为通师二附的第5任校长。

  和范姚蕴素一样,缪镜心也是名门闺秀,其父缪篆是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儒,尤以研究老子出名,曾在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名校担任哲学教授。鲁迅先生在《两地书》中描写过一次厦门大学教授恳谈会,细腻地描述到有人拍文科主任林语堂的马屁,说林是众教授的父辈。席间有人拍案而起,拂袖而去。鲁迅笔下这位刚直耿介、一身傲骨的同事便是缪篆。

  缪镜心和南通最初的缘分,可追溯到她早年从泰州考取南通女师。1921年,19岁的缪镜心从女师毕业后到附小教书不久,就和范伯子的孙子范子愚成亲。这段姻缘是他们的父亲缪篆、范罕缔结的,他们是一起留学日本的同窗挚友。范缪两家以诗为魂,带来血缘的交织和文化的浸润。

  秀外慧中的缪镜心初嫁范家时,这个堂堂诗文世家渐趋式微,家中值钱的东西已变卖一空,剩下几间旧屋和几千册诗书。说到范家的清贫,坊间当年流传张謇写给范子愚之父范罕一首诗的首联:九代诗人八代穷,郎君十代衍家风。

  虽然生活清贫,但家庭气氛和谐,缪镜心和同样从教的丈夫范子愚琴瑟和谐,她无怨无悔地操持起范家的生活。他们共同孕育了10个儿女,存活下来5个。

  缪镜心从1943年起就担任通师二附的校长,一直做到1970年,孜孜矻矻,兢兢业业,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才。半个世纪的悠长岁月,多少围绕在她身边的懵懂孩子,在二附打下坚实的基础,一步步成长为共和国将军、院士、教授和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材。李吉林生前曾写过《缪镜心:慈母般的爱》《明镜一般的心》等文章,深情回忆缪镜心精心培养她的往事。李吉林是22门功课全部5分的优秀毕业生,18岁刚入职,缪镜心校长就让她当六年级优秀中队的班主任。工作两年后缪校长就让她上公开课,并推荐到省里编写教育参考书。缪镜心的另外一位爱徒王秀芳深情回忆说,老校长关心学校的每一个孩子,她每天都要巡校,寻找安全隐患,看到地上有一块碎砖甚至一张废纸,都会弯腰捡起。她自己生活非常节俭,却经常慷慨解囊援助贫困学子和教职工。

  对这样一位美丽、贤淑、质朴的女性,人们无比崇敬和爱戴。1972年1月,在“文革”中吃尽苦头的缪镜心猝然长辞,引起一座城的哀思。许多学生、同事和家长满含热泪,默默向这位优秀的人民教育家做最后的告别。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

《老子看老子》

  作为相濡以沫半个世纪的丈夫,在妻子走后的13年里,范子愚一直郁郁寡欢。今年4月,央视《鲁健访谈》对话范曾时,屏幕上呈现一幅上世纪80年代初范曾的画作《老子看老子》。画中的范子愚一脸严肃地盯着墙上儿子画的自己。彼时,范子愚住在北京儿子家里。范曾说:“父亲对母亲之怀恋未一日轻忘,每餐必先将食品供奉于母亲像前,然后自食。”上海美专毕业的范子愚没有留下什么画作,却留下许多诗笺,其作品中最打动人心的就是写给夫人缪镜心半个世纪的诗章。他一生淡泊名利,以诗寄情,不求闻达,晚年时范曾为他印了100本《子愚诗抄》,其中一本,就一直安放在夫人灵前,余下99本都没有送人。

  子孙们幼承庭训,皆善辞章。无论是从事新闻、金融工作,还是醉心书画艺术,都成为行业翘楚。

  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400多年里,对南通范氏家族来说,文化传家,几乎成了一种无形而又严明的指令。范家的子孙们,不管从事什么职业,皆能书画传承,诗文赓续,不失为当代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观。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

前排左起:范济、范子愚、范曾、缪镜心

后排左起:范恒、范临、范临夫人镇以和、范泰

在这个小巷深处绵延10多代的诗文之家中,出过许多忧国忧民、正气凛然的诗人,他们有执着强烈的文化自觉和爱国情怀,但直接披上戎装奔向沙场的还不多。范恒,就走了一条和先辈不同的道路。

  他是范子愚缪镜心夫妇的长子。在他47年的短暂人生中,更为人们熟悉、被同行景仰的名字叫王子昌。这是他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做党的地下工作时,入党介绍人曹从坡为他取的名字,后来一直沿用,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范恒出生于1925年3月。他自幼受到传统文化的浸染,儿时就跟着上海美专毕业的父亲摇头晃脑地读古诗,拿着粉笔在地上画画,积淀了深厚的诗文和美术功底。在兄妹5人中,他受在厦门大学教书的外公缪篆影响最大。孩提时代,母亲缪镜心带他在鼓浪屿度过3年美好光阴。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外公几乎每天都会抽出时间,牵着范恒的手在岛上散步,给他讲国学和科学知识,教导他要发奋求知,将来好为自己的国家做事。

  易名王子昌,是在风雨如晦的1946年春天。彼时,南通刚发生震惊中外的“三一八惨案”,和他亲如兄弟的8名仁人志士被抛尸长江,范恒领命赴沪继续开展革命工作。有一天,缪镜心从报上看到被害志士中有范恒的名字,哭得死去活来。范子愚计算时间,发现儿子撤离的时间和报纸刊载的时间对不上号,便以此宽慰妻子。直到有一天,范恒托人从徐家汇给家里捎来一双布鞋,缪镜心看到布鞋,一颗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1948年,更名为王子昌的范恒开始从事党的新闻工作。1954年,他出任《南通市报》编委书记、副总编辑,主持报社编务工作。

  饱读诗书的王子昌是一位学者型总编,他信念如磐,勤奋好学,笔走龙蛇,为党的新闻事业呕心沥血。长子范建说,父亲对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都很感兴趣,《资本论》被他翻得卷起了边角。

  老报人张才夫1957年曾和王子昌同时被错划右派,彼此交往较多。在今年92岁的张老记忆里,王子昌能文善画,行文如流,一气呵成一篇言论;他轻勾淡描,片刻之间画好一张插图。为美化版面,他时常临时作画,并随大样送印刷厂制版见报。因被错划为右派,开除党籍时范恒不服,在会上高呼“20年后又是一个共产党员”,声震屋宇,给报人留下深刻印象。果然,“文革”结束不久,他的冤案就得以平反,恢复党籍,只是他早已离开了这个世界。

  范子愚缪镜心的次子范临也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出生在1927年,比范恒小两岁,又大范曾11岁。范临和他的两个兄弟一样,皆早慧能诗。当年,尽管家境贫寒,常年吃腌咸菜和豆瓣酱,但这并不影响范家父子纵情吟咏“斗酒十千恣欢谑”的豪情。常常在晚饭后,范子愚用一根点燃的香来计时,让他们比赛诗钟。范恒佳句迭出,但比较沉稳,清俊的范临时常先声夺人夺得头标,而幼小的范曾在旁作天真怪异语,常令父兄们大乐不止。那是一段非常值得怀念的岁月,85岁的范曾至今回忆起来还觉得温馨如昨。

  1945年,范临读完高中后,为减轻家庭负担,投奔在香港金融界工作的舅舅,在香港中南银行谋得一份工作。新中国成立以后,他在后并入香港中银的国华商业银行担任高级职员,是香港知名爱国民主人士。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范扬说,没有什么比张明敏这首《我的中国心》更能代表父亲范临的心境。从他记事起,父亲就给他和姐姐范襄、妹妹范蔷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正因为思想进步工作出色,1965年,范临收到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亲笔签名的邀请函,代表香港中资机构到北京出席当年的国庆观礼。

值得一提的是,生活在一个诗文世家,范家的两位女儿范泰、范济自幼接受古典诗文的熏沐,范泰后来虽然在京从事科技工作,也一直喜欢文艺。1941年出生的范济是范家最小的孩子,在她曲折坎坷的一生中,从来没有放下手中的画笔。

  对范家来说,1972年1月是“黑色一月”。前后相差仅10天,“文革”中受到严重迫害的缪镜心和范恒母子相继含冤离世。此前一年仲春时节,积劳成疾的范临也英年早逝。被晚期直肠癌折磨得死去活来的范恒,在病榻上留下“吾病断肠庆未死,焉知哭汝向南州”的诗句悼念亡弟。兄弟俩的生命年轮分别停留在47岁和44岁。

  在中国美术的浩瀚星空,升起两个耀眼的星座,他们是缪镜心的第三个儿子和第三个孙子。

  7月5日,北京,中央电视台。

  对于远在千里之外的南通范家来说,这一天是个特别的日子。中央电视台的两个摄制组,分别聚焦范家第13世孙范曾和第14世孙范扬。

  在范子愚缪镜心的5个子女中,范曾是最广为人知的一位。7月5日是范曾85岁生日。那天,中央电视台一个摄制小组专门赶到北京东郊碧水庄园,跟拍范曾的日常起居,独生女范晓惠在旁忙得不亦乐乎。晓惠1997年毕业于中戏,如今是国家京剧院知名服装设计师。当晚,央视一套在隆重推出的系列纪录片《美术里的星空》里播出范曾特辑《老子出关》。在这部历时1个多月精心摄制的纪录片中,范曾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范曾不只创造了艺术,同时创造了范曾这个人。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

范曾和他的外孙女

同一天,范扬也应央视之邀约来到演播室,接受央视记者4个多小时的访谈。据了解,央视一套正在为一批当红艺术家策划一档每集40分钟的专题节目。范扬和著名女指挥家郑小瑛等是第一批受邀嘉宾。

  叔侄俩虽然没有对过表,但他们在回忆自己艺术人生的“底色”时,都情不自禁地想起他们共同的祖先和故园,那里有他们童年的仙境、少年的梦想、青春的乐章。他们牵挂寺街的悠悠长巷,念叨光孝塔的清脆风铃,怀想珠媚园的满园春色,惦记通中红楼前老楸树的花开花落,关注沈寿艺术馆的百年传承……

  虽然相差17岁,范扬和叔叔范曾读的是同一所小学和中学:小学是缪镜心担任校长的通师二附,中学则是范子愚任教30余年的江苏省南通中学。范子愚教过语文、历史、美术、外文,由于他熟读文史典籍,讲课别具风格,引人入胜。有趣的是,长孙范建在通中和二附当了30多年老师,传承祖父母的教育梦想。2013年,范建从通中退休后,曾孤身一人骑着一辆山地车去了西藏,践行范家先贤倡导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多年没有回故园,但寺街老宅的青石台阶和屋顶上青青蒙蒙的瓦楞草,还常常出现在范曾的梦中,已远行半个世纪的母亲更时常萦绕在他的心头。“母亲的一生像无数自食其力的劳动妇女一样,是勤俭谦逊的一生。她兢兢业业地从事为世俗所轻视的小学教育工作,前后凡50年。她总是微笑着去迎接困顿的生活带给她的重负。生活穷苦和地位卑微,养成了她的善良、谦谨和胆怯,一个铜子也舍不得自己享受,但是她会慷慨解囊去援助那些更寒微的人。母亲一辈子不曾对任何人发过一次脾气,连对那些暗算过她的人,她都觉得可能自己得罪过他们而反躬自省。”

  在缪镜心的5个孙子中,按年龄排序,范扬是第3个。前面两个是范恒和夫人严瑞和的儿子范建、范宪。1961年,范扬在通师二附读书时,祖母缪镜心不仅是他的校长,还教过他们班的书法课。因为从小就在墨香中长大,范扬握笔自然有童子功,祖母看他习字,笔厚墨沉,一脸掩饰不住的爱怜。“我表扬范扬,不因为他是我的孙子,他比其他小朋友练得多,所以字写得好。”一向低调谦逊的缪校长难得一次因为孙子而高调张扬。

  对范扬来说,祖母缪镜心是一段并不遥远的记忆。虽然已走了50年,但说起祖母的往事,范扬还历历在目。“祖母是一校之长,学校有那么多繁杂的事情要她去做,她都做得有条不紊。她还是南通市人民委员会的委员,经常参政议政。回到家里,她总有做不完的家务:给全家人做鞋子,洗蚊帐,缝补浆洗不停留,里里外外一把手。”

  在范扬幼时初学书画的时候,祖母教他“用笔要厚,用墨宜浓,这关系到一个人日后的福泽”。他后来画山水,取法宋人元人,形成雄浑沉稳和浑厚华滋的风格,想必多少和祖母、外婆在他儿时的教诲有关。

缪镜心和她的子孙们

范扬在创作中

  范扬的夫人潘金玲是他在南京师范大学的同班同学,当代画家,也是南通人。在她眼里,世家子弟往往聪明有余,沉稳不足,可以顿悟,不耐渐修。而范扬却是个另类,不管在哪一段岁月,他总能立定精神,扎牢根基,含英咀华,厚积薄发,传承家族的荣光。

  许多年前,面对范家院子那口明代古井,以及院子外那个始建于唐代的光孝塔,范子愚悠悠地向他的3个儿子发问:有如此巨大的笔砚,何愁写不出锦绣文章?

  大半个世纪来,“范子愚之问”没有难倒他和缪镜心的子孙们。长子范恒早年投身革命,写过许多犀利檄文。即使身处逆境,他还默默写下洋洋数十万字的《匈奴传》书稿。次子范临才华横溢,曾在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报刊上发表过数十篇诗词,这些署名范二的诗词充满着革命激情。幼子范曾以诗风书骨,成就丹青妙笔。墨绘苍生,道法自然,八十五载春秋,他将“道”融入画作与生命。孙子范扬以开阔的思想观念、超迈的笔墨技巧、具有当代视野的“大山水观”不断探索,融山水、花鸟、人物于一炉,写意、工笔、书法跨界贯通,以高产的积累和鲜明的个性成为当代中国画艺术开拓创新的一位重要代表。他的“世事绘”系列将游历观感与时事新闻相结合,诙谐风趣,紧贴生活,实验性地拓展了中国画的表现题材……

  历史令人回味。400多年了,范氏家风和家教就是在这种浓浓的艺术氛围中一代代传承和发扬。在以家族血缘为根基的发展规律中,跃入了各个外延姻亲的文化家族,从而构成了更为广博深邃的文化族谱。到了近代,范子愚和缪镜心的子孙们以诗为魂,以书为骨,忧乐系天下,风雅传至今。

  大江东去。范氏家族的沛然更替,是江东南通文脉的真实写照,更是时代与历史的文化缩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