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的广袤、丰盈、包容,让它自古以来就成为与世界沟通的重要载体。当代,以“茶”为桥推动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依旧意义非凡。东西方文化交融程度越高,中国茶被赋予的作用就会越大。从刚出海时成为上流社会的奢侈饮料,到通过“下午茶”文化在西方社会普及,再到如今与牛奶、酒等饮品融合,文化的碰撞让中国茶名扬海外。
近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际在线《出海观茶》与几位爱茶的国际世界语者(编者注:世界语Esperanto是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博士于1887年发明创立的一种国际语,说这个语言的人通常称为“世界语者”),就茶与世界语、茶与生活、茶与国际交流等话题展开对话。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机构的负责人、民间交流使者,他们都因“茶”与中国的天津市世界语协会保持着长期紧密的交流合作关系,以茶会友的故事就从最初的“相遇”聊起。
《出海观茶》:请谈谈您所在机构的性质和主要工作,从什么时候开始跟天津市世界语协会开展茶主题的国际交流活动,您主要做了什么?活动效果如何?
柳比沙·普雷拉多维奇教授(波黑)
柳比沙·普雷拉多维奇教授(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巴尼亚卢卡国际科学工作者协会与天津市世界语协会的合作始于塞尔维亚语著名作家佩塔尔·科契奇的小说《穆尔古达》的多语种翻译出版项目,2020年我们又合作出版了塞语、中文、英语和世界语的诗歌集《二人集》。后来我们就顺其自然地加入到“茶与爱·茶和天下”全球影像展的队伍里。
在2020年9月27日第七个“全球孔子学院日”,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和巴尼亚卢卡科学工作者协会共同举办的“茶与爱·茶和天下”全球影像展波黑分展在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正式开幕。我们从天津市世界语协会提供的影像库里选取了36幅代表作,分“茶”“爱”和“世界”三个主题进行展出。巴尼亚卢卡的展览结束后,我们又跟波黑北部城市多博伊的中学教育中心合作,在多博伊画廊举办了一次展览。如今在巴尼亚卢卡大学的政治科学学院和孔子学院已经有了“茶与爱·茶和天下”的常设展厅。观众的反馈是积极的、正面的,也正因此,在巴尼亚卢卡的展览期间,我们收到多博伊方面的合作请求,希望在多博伊开展“茶和天下”展览。
索菲娅·科罗迪(德国)
索菲娅·科罗迪(德国):黑尔茨贝格在2006年被命名为“世界语之城la Esperanto-urbo”。黑尔茨贝格文化交流中心致力于发展世界语运动,包括开展世界语的教学培训,在该地区、德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开展世界语文化交流活动,发展基于世界语平台的旅游、经贸等,举办国际研讨会、论坛、座谈会和文化节等国际活动以及出版多语种图书和音视频产品等。
实际上,2019年我们就跟天津市世界语协会等共同计划了2020年中国茶文化代表团赴德国的春季之旅。但是很遗憾,因疫情此计划搁置了。我们希望在未来几年这个计划能够付诸实践,我们将为此和天津市世界语协会等中国机构合作,做好各种准备工作。
彼得·齐尔瓦(德国)
彼得·齐尔瓦(德国):我们与天津市世界语协会的合作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其中尤为突出的是三年前的这场美丽茶旅“茶与爱·茶和天下”,政界、媒体界和文化界的专家学者们都出席了展览的开幕式。展品既有精美的图片,也有来自中国的珍贵茶品、各种茶具和有关茶文化、茶历史等多语种书籍。
“那些图片,如陡峭的茶山、古老的茶道、茶叶的干燥和发酵或采茶工人的工作瞬间,将观者带到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出自德国杂志《哈茨快递Harz Kurier》的报道)。
弗洛伦蒂娜-克劳迪娅·巴拉什(罗马尼亚)
弗洛伦蒂娜-克劳迪娅·巴拉什(罗马尼亚):奥尔特博物馆建于1952年,收藏有珍贵藏品15000余件和各类藏书5000余册。2019年,得益于罗马尼亚的世界语者,我们得知中国天津市世界语协会准备联合世界各地的博物馆、文化机构和高等院校等举办以茶为主题的世界性巡展活动,这是个非常有意思的创意,对我们博物馆来说也是一次有意义的尝试。于是,我们通过世界语“邂逅”了中国茶。
“茶与爱·茶和天下”影像展在我们博物馆展览时间是2020年2月13日到8月1日,展览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开幕式上,斯拉蒂纳经济职业学校的工艺专业师生现场展示了具有浓郁中国文化、罗马尼亚文化、英国文化和俄罗斯文化特色的茶席和茶艺。我们还制作了展览手册,将每一件展品以详实的图文进行展示,并拍摄制作了微型纪录片,现在你仍然可以通过优酷欣赏到这些配有世界语字幕的纪录片。活动得到了罗马尼亚各界的充分肯定。并且从电视台、广播电台到网络媒体进行全方位报道。展览虽然已经结束,但是我依然会时不时地拿出展览中展示的中国茶来招待各界朋友。
利布什·德沃夏科娃(左一,捷克)
利布什·德沃夏科娃(捷克):位于捷克斯维塔维一栋19世纪罗马式古建筑里的斯维塔维世界语博物馆于2008年9月20日正式开馆,是捷克世界语藏书最多的地方。博物馆自2015年开始与中国朋友们合作茶的国际交流项目,如接待来访的中国茶亲和举办以茶为主题的展览等。我们博物馆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志愿者,大家都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策展、布展和推广等工作。2020年2月,“茶与爱·茶和天下”影像展开幕时正好赶上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我们接受了天津市世界语协会的建议,展览期间邀请市民参与“我眼中的中国年”绘画活动,受到了市民们的喜欢。《我们的城市Naše město》杂志和捷克世界语协会官方刊物《起点Starto》都对展览做了报道。
帕沃尔·卡什查克(捷克)左一 罗斯季斯拉夫·楚博克(捷克)右一
绿色电台——帕沃尔·卡什查克和罗斯季斯拉夫·楚博克(捷克):
“绿色电台”与中国茶的故事始于2014年,一次偶然的机会,我们参加了一家中国媒体举办的的一个有关茶的视频征集大赛,并于2015年获得了到中国访茶的机会。在中国期间,我们结识了很多中国朋友,结了茶亲,至今我们的友谊一直散发着芳香。从中国返回捷克后,我们在新伊钦的市图书馆举办了首次中国行分享会,将我们在中国的亲身经历和感受第一时间告诉家乡的父老乡亲。此后,我们在新伊钦、斯图登卡等多地多次举办了我们中国行的分享会,举办中国茶的影像展,进行了十余场演讲活动,多次接待来自中国的茶亲代表团,组织捷克和中国的专家学者的文化交流活动等。这一活动得到了市政府、市文化机构的大力支持,市长、副市长等前来出席参加。2020年的“茶与爱·茶和天下”展览是克服了疫情带来的各种困难成功举办的,为此,我们很骄傲。因为茶,我们有了很多的茶人朋友,我们所在的城市也有了“茶与爱之城”的美誉。
《出海观茶》:您如何看待世界语和茶的关系?
柳比沙·普雷拉多维奇教授(波黑):世界语是国际语言,使用者遍布世界各地,通过世界语大家团结在一起。茶发源于中国,受到世界各地朋友们的喜爱,是团结各国人民的和平饮品。可见,世界语和茶都是当今世界沟通心灵促进交流最有力的桥梁,不受民族、性别、年龄、语言、世俗和文化的限制。
彼得·齐尔瓦(德国):实际上,茶和世界语是可以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主题,他们都是在繁琐喧闹的日常生活中让人静心和放松一种生活方式。
弗洛伦蒂娜-克劳迪娅·巴拉什(罗马尼亚):世界语是交流的语言,具有丰富的表达力以及便捷和中立的特性,这和茶的品性不谋而合。
利布什·德沃夏科娃(捷克):世界语和茶都是跨越国界、民族,将人们联系起来的美好纽带。
绿色电台——帕沃尔·卡什查克和罗斯季斯拉夫·楚博克(捷克):对我们而言,世界语非常重要,因为是世界语,我们才能有机会来到中国,了解真正的中国和中国人。在此之前,我们得到的很多有关中国的信息都是错误的,是世界语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中国的大门,是世界语让我们走进了茶的世界。茶已经成为我们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从中国访茶回来后,我们就致力于通过演讲、举办展览和研讨会等活动,向捷克民众介绍我们所了解到的中国,讲述我们与中国茶亲的故事,告诉他们,什么才是真实的中国。
《出海观茶》:茶给您的生活带来什么?您最喜欢的中国茶是什么?
柳比沙·普雷拉多维奇教授(波黑):我几乎每天都喝茶,而且我喜欢各种茶。在波黑古代,人们就已经开始喝茶了,当时人们主要是将茶作为药来喝的,当然也因为它可以让人们心情愉悦。现在,在波黑,中国的绿茶和黑茶很流行。
索菲娅·科罗迪和彼得·齐尔瓦(德国):是的,我们每天都喝茶,从红茶到茶的各种混合饮料。我们也非常喜欢中国的茉莉花茶,特别喜欢一种叫“赤龙”的茶品牌。
弗洛伦蒂娜-克劳迪娅·巴拉什(罗马尼亚):在罗马尼亚,我们把所有来自植物的饮品称之为“茶”,据我所知,中国“茶”涵盖的范围要小很多。以罗马尼亚“茶”的定义出发,我们每天,特别是早上都喝茶——一种植物做的汤。
利布什·德沃夏科娃(捷克):我每天早上都会喝花草茶和水果茶。虽然在斯维塔维,我们不像中国人那么痴迷于茶,但是我们还是很喜欢喝黑茶和绿茶的。
绿色电台——帕沃尔·卡什查克和罗斯季斯拉夫·楚博克(捷克):在我们的国家,人们通常是在早餐的时候喝茶。在捷克最受欢迎的是黑茶,其次是绿茶,另外各种水果茶也很受欢迎。
《出海观茶》:对以茶为主题的国际交流活动,您有什么建议?未来希望就哪些方面与中国开展交流?
柳比沙·普雷拉多维奇教授(波黑):未来,巴尼亚卢卡大学孔子学院和巴尼亚卢卡国际科学工作者协会将会继续通过展示中国茶艺以及其中蕴含的哲学美学向波黑公众推广中国的茶文化。当然,我们将继续支持并参与接下来的“茶与爱·茶和天下”项目。我们也很乐意跟中国的相关机构合作就其他的内容、主题开展项目合作。比如,我们即将在今年9月付梓的中文、塞尔维亚语和英语三种语言的巴尼亚卢卡旅行指南,以及正在巴尼亚卢卡举办的中国传统书画展。
弗洛伦蒂娜-克劳迪娅·巴拉什(罗马尼亚):我们希望通过“茶”抛砖引玉,引入更多丰富多彩的有关中国文明和中国文化的展览,当然我们也希望继续借助世界语这一桥梁来实现。
利布什·德沃夏科娃(捷克):我们欢迎新的中国文化交流项目。作为一家世界语博物馆,我们收藏了大量的世界语书籍、杂志、报刊等出版物,希望有机会在这方面可以与中国朋友有所交流和共享。
绿色电台——帕沃尔·卡什查克和罗斯季斯拉夫·楚博克(捷克):我们希望疫情结束后能够继续举办因疫情而搁置的茶文化国际交流活动,当然不限于茶文化,也包括茶科技和茶产业等方面。同时,我们希望中国媒体能够继续开展类似“茶与爱”这样的活动,因为它如实地展现了中国茶和中国人的生活,真的非常迷人!成功地呈现了一个可爱的中国!
受访者简介
Ljubiša Preradović柳比沙·普雷拉多维奇(波黑),波黑巴尼亚卢卡大学教授、巴尼亚卢卡国际科学工作者协会主席。
Zsófia Kóródy索菲娅·科罗迪(德国),德国中部城市黑尔茨贝格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
Peter Zilvar彼得·齐尔瓦(德国),德国中部城市黑尔茨贝格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 。
Florentina-Claudia Balaş弗洛伦蒂娜-克劳迪娅·巴拉什(罗马尼亚),人种志学者,罗马尼亚斯拉蒂纳奥尔特博物馆民族部主任。
Libuše Dvořáková利布什·德沃夏科娃(捷克),捷克斯维塔维世界语博物馆馆长,斯维塔维世界语之友俱乐部主席。
Pavol Kaščák帕沃尔·卡什查克(捷克),捷克自媒体“绿色电台”负责人。
Rostislav Čubok罗斯季斯拉夫·楚博克(捷克),捷克自媒体 “绿色电台”负责人,捷克新伊钦市巴尔托索维茨村副村长,巴尔托索维茨城堡世界语学校负责人。
记者 | 韩东林
策划 | 杨冬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