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认识一对夫妻和一位老人。夫妻俩丈夫叫李军,妻子叫叶冬平,这位老人叫叶党生,是一位聋哑人,夫妻俩叫这位老人“哑爹”。
他们的家在湖北黄冈市浠水县清泉镇,16年前的一个深夜,李军和叶冬平正在夜市摊上忙活着,一位老人来到摊前,眼巴巴地看着他们刚刚做好的饭菜,夫妻俩立刻给老人家端上了一碗热饭。后来,老人家经常来夫妻俩的摊前转悠。看着老人可怜,李军和叶冬平商量后,决定暂时将他安顿在自己家里。
转眼间,十六年过去,非亲非故的他们依然生活在一起,现在,他们过得怎么样呢?
店主夫妻收留一位流浪聋哑老人如亲人
午夜零点,浠水县清泉镇丽文大道旁的夜市里烟火正浓,在这里经营了快30年的叶冬平正手脚麻利地张罗着饭菜,灶台旁边,一位老人择着青椒,给叶冬平打下手。
十六年前,也是这样一个深夜,“哑爹”第一次来到叶冬平的摊前。
叶冬平:第一次“哑爹”来的时候,他就是抱了一包柴火,往我面上一丢。我就观察他,他的面色就是很憔悴、很饥饿的那种。我立马盛了一碗饭、搞了一碗菜(给)他。吃了之后他就走了。第二天,他又来了,我又盛一碗饭、搞碗菜,他吃了之后,就给我把地扫干净了,我就叫他到楼上去洗了一个澡,想让他舒服一点吧。
夜摊就摆在街边,叶冬平经常会帮助有需要的人,有时还会给个三块、五块的零钱,但这些人里,“哑爹”是唯一一个主动留下来帮忙打扫卫生、搬运桌椅的。那时,他和家人失散,居无定所,生活很是窘迫。
叶冬平:他就是(比画着)说那楼上的睡觉的那个地方的人叫他走,他跟我(比画着)说,我就听懂了,听懂了我就把他带到家里去了。
收留“哑爹”会带来怎样的负担,叶冬平当时没有细想,周围的邻居都劝她要慎重决定。
邻居 周志:没有考虑到她收养一个老人,老人毕竟在他们(夫妻)家里的负担,肯定要重一点,是不是?有时候病了,是不是?住住院、吃吃药,经济上压力也比较大。从我内心来说,我真没想到他会收留一个老人。
叶冬平夫妻俩的日子并不宽裕,20多年前,他们工作的商店关门,为了生计,开始在夜市上摆摊。
叶冬平:我小时候也有一段(时间)很无助,我六个月没了母亲,十二岁没了父亲,当时我也感觉到孤零零的那种。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能帮了他,我就帮他。
16年来坚持善举 照顾守护“哑爹”
叶冬平的话,说得很朴实。“能帮了他,我就帮他”,就是这一念的善意,让这对夫妻把老人领回了家。
但照料一个无名无姓、无亲无故的聋哑老人长达16年,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16年间,叶大姐笑过、哭过,也曾想过把老人送走,但却一直在坚持、一直在守护。
下午,叶冬平来给“哑爹”买胃药,临出门时,“哑爹”用手势比画着,告诉叶冬平自己眼睛也有些不舒服。
买完药,叶冬平赶紧回到家,“哑爹”对药量没有概念,都得由她来照顾吃药。
周围邻居都没有想到,叶冬平夫妇当初的这个善举,竟然一下就坚持了16年。
邻居 贺志娟:将人心比自己,自己有些事情也不是能够做好的。他们全家的人都把这个老人当做自己的老人一样,反正我就觉得时间越长,我们越觉得他们很了不起。
“哑爹”有了户口 融入“小家”与“大家”
“哑爹”从哪里来?名字叫什么?还有没有家人?叶冬平夫妻一有空就到周围的乡镇寻访。可是,十六年过去了,仍然没有结果。
就在去年,在当地相关部门和叶冬平一家人的努力下,老人落了户口,办理了自己的身份证,还拥有了一个意义特别的新名字——叶党生。
叶冬平:多年的梦想完成了,多年,我就想给他上个户口。我就想他有个安稳的晚年,有个依靠。第一个照顾方面,我可以保证依靠到我,是不是?加上目前医疗都可以依靠国家,是吧?国家本身就有这个政策。
“哑爹”年龄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叶冬平想着让他享受到国家的医保政策,减轻一点家里的负担。
浠水县公安局副局长 陈勇:叶大姐这一家人对完全不认识、又聋又哑的老年人的一个接纳感动了我们。我们也认为老人被家庭收养之后,应该要享受党和国家给我们所有群众的一个普惠的医疗政策和其他相关的政策待遇。
在对老人进行了充分调查与血样采集比对后,2021年12月3日,“哑爹”的户口下来了,因为老人和叶冬平亲近,便随她姓叶,办理户口的初衷是享受党和国家的普惠政策,于是取名“党生”。
浠水县清泉镇宪司坳社区居委会委员 鲁桂红:上完户口,就享受特困(人员政策)。特困人员享受的优惠政策应该是比较多的,像医保这一块,特困人员住院的话,应该是全免的,(个人)只出生活费。特困补助每个月有1244元。
曾经风餐露宿的“哑爹”,现在有了好几把钥匙,家里的、店里的、自己房间的,他总挂在胸前,从不遗漏。
夜市对面的小卖部是老人常去的地方,想吃什么自己拿,叶冬平总会在之后为他结账买单。
邻居 周志:他一般都拿这些奶茶、藕粉,跟这些糖之类的东西,一般吃的零食比较多。反正感觉他们一家(有)很亲近的一个味道。
清晨,忙碌了一整晚的叶冬平终于有了片刻的清净,“哑爹”总会留到最后,默默地帮叶冬平拖地打扫。
叶冬平:他就是拖地,有时候偶尔(择)点辣椒,其他的都没要他做。这个地方就是他的家,来来回回就是他的家。
叶冬平和老人喜欢相伴而行,既疲惫,也幸福,这条走过了16年的回家路,还会一直走下去。
叶冬平:如果说真正的是他的亲人、他的家人来找他,看“哑爹”他愿意,他要愿意跟他一路去就带走,如果万一不愿意跟他一路去,那我们就留下来。我就把他当做自己的家人一样,跟自己的家人一样的,平平淡淡地生活。
“哑爹”跟了叶冬平的姓,姓叶,生日就跟随7月1日党的生日,取名叶党生,这样一个名字,这样一个户口、一个身份,充满了温情,其实也代表了“哑爹”从融入叶冬平的家到融入当地这个“大家庭”,他也真正有了归属和幸福。
如今的党生老人,脖子上挂着家里、店里的好几把钥匙,脸上挂着笑容。这位曾经流浪的老人现在已经踏踏实实过上了有家的日子。而叶冬平夫妻,包括全家人都把老人视如亲人的善举大爱,不但收获了周围邻居朋友的钦佩和称赞,也获得了很多网友的支持,他们的善良也传递给了更多人。
经济发展,社会文明进步,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和温情也正在感染着我们身边更多的人。
今年的中秋,党生老人吃了香甜的月饼,喝了他最喜欢的藕粉。重阳节也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敬老感恩、祈寿祝福,愿天下的老人都能老有所乐、老有所依。
(总台记者 杨阳 王亚民 李姜楠 张萍 曹宇 凌姝 殷亮 胡哲源 浠水台 黄习文 刘然 马荣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