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朱宛玲):11月12日12时10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成功对接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此次任务中,首次实现了两小时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创造了世界纪录。这一技术突破对于提升我国空间交会对接水平,提升空间站任务应急物资补给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2时10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采取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中国航天员首次在空间站迎接货运飞船的来访。
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无论是测控系统,还是飞船系统,在场的专家们无不对这次任务中实现的技术突破倍感振奋。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货运飞船任务总师邹雪梅说:“今天的咱们交会对接任务可以说是创造了纪录,整个过程也非常的顺利和圆满。”
航天科技集团五院货运飞船系统副总设计师徐小平表示:“整个交会过程花了两小时左右的时间,这个时间创造了世界上最快的交会对接技术(的纪录)。”
同天舟货运飞船此前的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相比,天舟五号进行了多个方案的调整,以实现了时间上进一步缩短。徐小平告诉记者:“第一个方面,这次我们通过两次变轨,把原来通过6次变轨的动作全部覆盖,实现了时间的快速缩短。第二个方面,在最后阶段,靠近速度从原来的0.5米/秒提升到1米/秒,使得我们最后靠近速度也大幅提升。第三个方面,这次我们把所有的停泊调整全部取消,能够实现各种敏感期的快速切换,这样缩短整个交会对接的时间。”
天舟五号的交会对接过程是由航天科技集团五院502所研制的飞船制导导航与控制(GNC)系统控制完成的。该系统主任设计师刘宗玉表示,两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对于我国空间站的长期在轨运营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两小时交会对接可以为空间站紧急救援提供更好的能力,可以使航天员更舒适、更快地进入空间站。另外咱们有些鲜活的实验品,也可以缩短运输时间。”
刘宗玉表示,两小时交会对接只是飞船交会对接GNC系统的一个选项,飞船的GNC系统可以根据火箭入轨的情况,自主选择不同时长的交会对接模式:“天上的软件也会有自主的选择,当条件满足两小时,我们就采用两小时的交会对接,否则还可以自主选择3小时、5小时、6.5小时交会对接模式。”
因此,严格来说,两小时交会对接并非天舟五号增加的新功能,此前的天舟飞船也有该功能。只是因为该模式对飞船飞行状态要求较高,之前没有进行在轨验证。
天舟五号两个小时的交会对接实现了中国航天技术新的突破。此前,世界上最快速的交会对接最短用时纪录是由2020年10月14日俄罗斯联盟号飞船MS-17创造的3小时3分钟。刘宗玉表示:“从天舟一号两天的半自动交会对接,到天舟二号8小时全自动交会对接,到天舟三号和四号采用的6.5小时全自动交会对接,到天舟五号两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整个过程时间一步步在缩短,技术一步步在进步,整个过程验证了咱们航天技术的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中国速度’。”
天舟五号两小时快速交会对接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的自主定轨技术精度更高,姿态轨道控制精度更高,综合制导技术水平更高,飞控流程更加优化,也标志着交会对接模式更多、功能更加多样化、适应能力更强,意味着我国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更趋成熟。
据介绍,交会对接完成后,天舟五号将转入组合体飞行段。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货运飞船任务总师邹雪梅介绍:“紧接着我们还要实施天舟四号的离轨控制,还有神舟十四号乘组的第三次出舱任务,也是空间站‘T’字构型下的首次出舱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