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甘州区: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实现乡村振兴,关键在党。
近年来,甘州区立足甘肃省乡村振兴示范区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地的发展定位,推动党建引领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着力在基层治理、产业发展、人才培养上下功夫,走出了一条农村美、产业旺、人才兴的乡村振兴之路。
基层基础更牢靠
一条条柏油路干净宽敞、一排排房屋整洁美丽、一座座标准化蔬菜大棚拔地而起……走进甘州区碱滩镇普家庄村,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以前村里柴草乱放、生活垃圾随处堆积,大家也想收拾干净,就是缺乏动力。”普家庄村一社社长姚爱明说。
如何带领广大村民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考验着支部的凝聚力和组织力。
碱滩镇党委将组织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第一工程”,选派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开展工作。“当时我们挨家挨户耐心细致地为村民解释,村干部带头拆除自家后院,村民纷纷加入到美丽庭院建设当中。”普家庄村驻村干部董建海说。
近年来,甘州区健全村干部“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不断提高村级组织和村干部农村基层治理水平,选派81名优秀年轻干部到软弱涣散村、乡村振兴重点乡村担任党委副书记、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助力乡村振兴。
产业之花齐绽放
步入党寨镇陈寨村设施农业产业园日光温室大棚,一颗颗火龙果泛着诱人光泽。
“大棚里的火龙果品质好,味道香甜。现在来采摘火龙果的人越来越多了。”大棚主人王文秀笑着说,多亏了镇村干部的积极协调,大棚才能这么快投入运营。
党寨镇结合村情实际,打破地域限制,以陈寨村为中心,吸纳周边6个村成立了片区党委,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各村实现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转变。如今,陈寨村设施农业产业园已经建成日光温室726座、钢架大棚775座、高标准智能化大棚53.7万平方米,有效带动片区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甘州区立足各村发展不平衡、班子建设有差距的现状,把各乡镇产业带动能力强、经济发展效果好的村确定为中心村,跨村横向设置产业党支部、党小组,形成攥指成拳、抱团发展的党建“雁阵”,先后建成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40个,带动联建村群众户均增收9300多元。2020年甘州区上榜中国最美乡村百佳县市,产业发展典型案例入选全国乡村振兴优秀案例。
人才活水润古城
在广袤的甘州大地,有一群活跃在田间地头、倾情服务“三农”的科技特派员,他们长期扎根乡村、指导生产。
“目前,我们的这个示范点有100多座日光温室,栽种了芒果、佛手和百香果。”甘州区长安镇科技特派员田钰告诉记者,通过不断探索和实验改良,这些南方品种逐渐适应了本地的光热、土壤条件,品质明显提高。
在甘州区靖安乡,一间名叫“人才乡寓”的小院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前去咨询、学习的村民集聚一堂,现场有畜牧师解答群众养殖难题,有视频主播宣传政策、推介农特产品,还有村民互相交流致富经验。
据了解,“人才乡寓”具有信息共享、平台智库、人才孵化、创意对接、产品展示、休闲交流六大功能,灵活多样开展人才与产业对接活动,有效破解乡村人才发展困境。
乡村要振兴,人才振兴是关键。近年来,甘州区出台《乡村振兴发展顾问引进招聘工作方案》等文件,引导优秀人才向中心村(片区)党委流动,通过思想上“引”、路子上“帮”、机制上“带”,乡村振兴才智力量加速汇聚。对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开展专题轮训,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由典型示范向整体推进、全域提升拓展。2021年,甘州区被农业农村部推介为第三批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侯洪建 通讯员 张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