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小圩镇下黄村村民沈先恒的水蛭生态养殖基地,一排排连栋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摆放着一列列塑料水箱,一条条水蛭幼苗蜷缩在里面,土黄色带着几条棕色纹路的水蛭在水中如丝带般游动着。沈先恒他正忙着给池子里的小水蛭投食,检查水蛭的生长情况和水质状况。“水蛭就是我们常说的蚂蟥,因其具有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破血通经、消积散瘀、消肿解毒等药用价值而备受推崇。”沈先恒介绍。
养殖户在展示水蛭
2021年,沈先恒根据下黄村水资源丰富的先天优势,多方考察综合考量决定发展水产养殖产业来增加收入,通过下黄村村委会流转了村里的低洼地。沈先恒养殖的是宽体金线蛭,与普通水蛭不同,金线蛭不吸血,并且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是中国传统的特种药用水生动物,其干制品泡制后可做中药。野生的宽体金线蛭十分罕见,使其成为药材市场上非常紧缺的产品,销售价格也持续处在高位。沈先恒的水蛭养殖基地共五亩,每年五月底下幼苗,到了十月底的时候就可以收获,收获后亳州的药材商直接上门采购,不愁销路,年收益20多万元。
近年来,小圩镇不断积极探索发展特色养殖产业,在土地调整、技术指导等方面给当地养殖户开绿灯、送红利,这让沈先恒等养殖户能够专心致志搞生产。7月5日,小圩镇科技特派员马开栋一边查看水蛭养殖生长情况,一边就水蛭养殖病害防治技术进行详细讲解。沈先恒说,每隔一段时间,镇里的科技特派员都会来养殖基地开展水产技术指导服务和培训工作,对养殖基地池塘消毒、水质调控、科学喂养、疫病防治等关键环节进行指导。
下黄村乡村振兴专干钟颖颖表示,自沈先恒水蛭养殖项目建成以来,不仅盘活了村里原来的低洼地,还给周边一些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看着眼前初具规模的水蛭养殖大棚,沈先恒满怀干劲地说道:“希望通过不断学习充电,扩大养殖规模,吸纳带动更多的村民加入,把水蛭产量提高、品质提升,打造一块属于自己的水蛭养殖金字招牌,为村里的特色农业发展出一份力。”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据介绍,未来,小圩镇将全方位为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推动各类特色农业项目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实现“让产业好发展、让村民好增收”的发展目标。(文/图 王倩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