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总书记的惦念丨走上乡村振兴幸福路
2023-01-27 21:27:0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杨磊

  2021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贵州省毕节市黔西化屋村考察,他走进苗族村民家和扶贫车间,点赞古老苗绣,叮嘱乡亲们脱贫之后,要接续推进乡村振兴,要把包括苗绣在内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好、发展好。时隔两年,那里的老百姓日子过得怎么样,乡村产业又有了什么样的发展呢?

  位于贵州大山深处、乌江源头的古老苗寨化屋村,灯笼高挂,腊肉飘香,炊烟袅袅里,尽是幸福的味道。村民赵玉学正在家里和妻子忙着包黄粑。两年前的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走进化屋苗寨。在易地搬迁来的村民赵玉学家,总书记和他们一家人一起制作当地传统节日食品黄粑,并叮嘱当地干部,要积极发展乡村产业,方便群众在家门口就业,让群众既有收入,又能兼顾家庭。

  这两年,化屋村依托乌江源头旅游资源,发展乡村旅游;黄牛养殖、黄姜种植、黄粑加工这“三黄”产业,也借着乡村旅游的发展打出了名气,成为带动化屋村老百姓致富的特色支柱产业。赵玉学和村里的很多乡亲们一样,在家开起了农家乐。

  贵州省毕节黔西市化屋村村民 赵玉学:我从心里感谢总书记,让我们在家里面就业,让我们全家能在一起,日子越过越好。

  在家门口就业的不止赵玉学。苗绣扶贫车间负责人杨文丽,从小学习传统苗绣,外出打工几年后,她和爱人用全部积蓄两万元购买了一台二手绣花机,回乡创业,并成为化屋村苗绣扶贫车间的带头人。

  虽然已经过了两年,回想起总书记走进扶贫车间,对古老苗绣文化传承的关心,她依然感到动力满满。

  贵州省毕节黔西市化屋村苗绣产业带头人 杨文丽:见到总书记的时候非常激动。总书记说,民族的就是世界的,特色苗绣既传统又时尚,既是文化又是产业。当时总书记说了这句话之后,就觉得,我这辈子可能做得最对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地方,然后带动这里的老百姓就业。

  带着这份信心,杨文丽先后聘请几位设计师,研发苗绣新产品;还和广州一家服装企业合作,将苗绣元素融入现代服饰;并带领绣娘们开拓线上销售的新方式。两年间每年完成1000多套订单,年产值超过100万元,50多位农家妇女靠着苗绣开启了新生活。

  贵州省毕节黔西市化屋村苗绣产业带头人 杨文丽:这个是我们去年创作的一幅绣品,这上面有我们苗家儿女在唱歌跳舞,这里就是我们的苗绣车间和黄耙车间,我们的小别墅、新房子。

  记者:这个长卷有一个主题是吧?

  贵州省毕节黔西市化屋村苗绣产业带头人 杨文丽:对,就是牢记嘱托,感恩奋进。

  如今贵州很多苗绣产业发展好的村寨都建立了非遗展示馆,传承苗绣工艺技法,并用网络直播吸引年轻消费者,使苗绣产业得到蓬勃发展,产品大量销往省外乃至海外市场。

  春节前夕,由村民自发成立的化屋村歌舞团,也向杨文丽的苗绣车间订制了几十套演出服饰,准备迎接远方的客人。

  化屋村村民歌舞团团长 何兰:为什么选择红色呢?我们以前过去的时候,这里很贫穷嘛,现在的话就是不一样了,每家每户都腰包鼓起来了,感觉到是很开心的,到过年了就是红红火火的嘛。

  在冬日的暖阳下,苗家儿女穿上一件件绣工繁复、华丽精美的苗绣服饰,在广场上欢歌起舞,歌唱属于这个时代的幸福、舞出属于这个时代的自信。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