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郭雅雯 通讯员 覃美 黄诚 赵潇骁 龙涛): 6月11日(农历四月廿四)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县和睦镇传统的花炮节,为期一天的活动吸引了上万游客。这一传统节日不仅展现了融水地区丰富多元的文化,更体现了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文化创新与发展。
据了解,和睦镇花炮节的起源与其他地方花炮节有所不同,是为纪念东汉初期名将马援将军平定南方而设,办节已有300多年历史。相传,东汉时期,光武帝刘秀任命马援为伏波将军,马援受命两次成功平定岭南,军队征战至广西南部,他每到一处,都组织人力修建郡县、治理城郭、凿渠灌溉,传授中原先进的农耕技术,并规范整理律条,为当地革除弊政,使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南疆初步具备了华夏的发展规模,当地民众为纪念马援拯国救民的丰功伟绩,于农历四月廿四日(相传为马援的生日)举办花炮节,此后延续至今。
融水花炮节中抢花炮环节
炮声隆隆、锣鼓喧天,彩旗飘扬……当天,在花炮节活动现场,来自融水以及周边地区的汉、壮、苗、仫佬等各族群众齐聚一堂,身着传统服饰,热情角逐,争夺花炮,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活动现场洋溢着喜庆与欢乐的氛围,充分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上万名游客到现场观看抢花炮活动
融水和睦百年民俗花炮节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盛会,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将苗族、壮族等多个民族的文化元素融汇于一处,传承和弘扬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
今年是和睦镇第二十六届花炮节。花炮节的活动包括盛大的游行和激烈的花炮抢夺两大环节。
游行队伍中的金童玉女队
当天上午十点,游行队伍从南评山广场出发,队伍中高举马援将军纪念匾,紧随其后的是舞狮队、龙队、金童玉女队、彩船队、贝壳队、秧歌队、芦笙队、苗衣队、腰鼓队等各具特色的队伍。队伍沿着主要街道行进,与路旁群众互相呼应,欢呼声此起彼伏,营造出喜庆热闹的氛围。
传统舞龙表演
游行队伍回到南评山广场后,进行了芦笙、舞狮、舞龙、腰鼓等精彩表演,现场锣鼓喧天,龙狮齐舞,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赢得了观众们的阵阵喝彩。
点燃花炮环节
下午一点三十分,最令人瞩目的抢花炮环节开始了。今年共有七支队伍参赛,观看抢花炮的人群簇拥在一起,场面热闹非凡。随着炮声响起,红绸缎裹着的小铁环冲上天空,花炮队员们个个精神抖擞,你争我夺,各队伍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经过三轮激烈的角逐,融水队夺得第一炮,罗城队夺得第二炮,和睦队夺得第三炮。
融水和睦百年民俗花炮节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传统文化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资源,通过举办民俗节庆活动,传统文化得以焕发出新的活力和魅力,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