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研制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经过半年的调试测试,目前已具备连续稳定高质量监测太阳活动的能力,脉冲星成像等射电天文观测能力得到初步验证,正式开启了科学试观测。
位于四川稻城的圆环阵太阳射电望远镜又称“千眼天珠”,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子午工程二期的标志性设备。“千眼天珠”由313部直径6米的单元天线构成,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
通过采用原创的圆环阵列构型和中心定标总体方案,望远镜突破了单通道多环绝对相位定标等核心关键技术,能够实时监测六百多条接收链路的幅度和相位一致性,并自动进行补偿,率先实现了实时高分辨率“射电相机”功能。“千眼天珠”将对太阳开展连续监测,同时探索脉冲星、快速射电暴和小行星监测预警方法,进一步精调精测,研究高精度数据处理方法,持续改进成像质量。
子午工程二期将在一期以链为主的15个台站的基础上新增16个台站,形成东经100度、120度、北纬40度、30度附近31个台站“井”字型布局的空间环境监测网络系统。
这个“观天神器”
能拍太阳“打喷嚏”
圆环阵太阳射电成像望远镜
核心任务就是实时监测
地球空间天气事件的源头
——太阳
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恒星
给地球和人类带来了光和热
孕育了地球上的生命
但是它也有“打喷嚏”的时候
强烈的太阳爆发
会释放出100亿颗
百万吨级原子弹的能量
如果爆发时抛射的带电粒子
飞向地球
等离子体团携带的巨大能量
将对地球产生严重影响
比如导致地球轨道卫星受损
北斗定位的误差
可能从“厘米级”扩大到“百米级”
使用短波通信的对讲机
会全部“趴窝”
地面电网可能烧毁
导致大面积停电
“观天神器”每天盯着太阳
看它什么时候“打喷嚏”
看它“打喷嚏”的方向和速度
就可以为卫星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提供空间天气预警
保障各种设备安全运行
观天逐日
探秘星辰大海
这就是“大国重器”的硬核浪漫
(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任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