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路透社报道,三位美国官员透露,美国计划最快于7月24日宣布一项新的对乌克兰军援计划,价值4亿美元。
△路透社报道截图
此前,美国国防部刚刚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13亿美元的新一批军事装备,其中包括反无人机系统等。
△路透社报道截图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统计,美国在所谓的“乌克兰安全援助计划”项目框架下,已累计向乌提供了超过100亿美元的武器装备。
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以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持续向乌克兰提供武器,给冲突火上浇油。除了意在削弱俄罗斯,更多源于自身利益的驱使。
美西方持续对乌提供武器实则大发战争财
从防御性武器到进攻性武器,在俄乌冲突升级的一年多时间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量武器装备持续流入战场,品种和数量也在不断扩大。
美国军火商订单也随之大增,赚得盆满钵满。统计显示,2022财年美国国防承包商直接向其他国家和地区出售的武器和军事装备总价值约为1537亿美元,较上一财年飙升了48.6%。
△美国国务院官网截图
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近日公布了今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公司业务大幅增长,2023年第二季度的净销售额为167亿美元,同比增长8%,第二季度的净收益为17亿美元,而去年同期的净收益仅为3.09亿美元,同样也出现大幅增长。此外,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股价自俄乌冲突全面升级以来也大幅上涨了10.3%。
△美国军工企业洛克希德·马丁官网截图
从“海马斯”远程火箭炮系统,到近期的F-16战机,战争军备不断被送上战场,以洛马公司为代表的美国乃至西方军火商从乌克兰危机中大肆攫取利益,大发战争财。
巴西反战组织“国际人民大会”秘书处协调员斯特凡妮·布里托认为,过去一年多,俄乌之间曾有过和谈的机会,和谈也应该是问题的解决之道。但美西方持续军援乌克兰以延长冲突,实则是把危机当成了有利可图的商机。
军援背后“另有算计”
美国不仅自己扮演军援拱火的“急先锋”,还不断鼓动盟友向乌克兰输送更多进攻型武器。
今年1月,美国同意向乌克兰提供M1“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德国也一改先前立场,同意向乌克兰提供备受争议的“豹”式主战坦克。5月,美国政府在向乌克兰提供F-16战机的问题上“松了口”。近期,美国又宣称已为欧洲盟友培训乌克兰飞行员操作F-16战斗机“开了绿灯”。本月,美国国防部证实,美国提供的大杀伤力集束弹药已经运抵乌克兰。
△英国《卫报》报道截图
欧盟理事会和欧洲议会7月7日就《支持弹药生产法案》达成一项临时协议,以期确保欧洲弹药产量长期增长,并支持乌克兰和欧盟成员国的弹药供应。根据欧盟理事会发表的声明,临时协议同意从欧盟预算中紧急调动5亿欧元,以支持欧洲弹药和导弹的生产能力。
△欧洲议会官网截图
“欧盟观察家”网站分析认为,这一临时协议与支持乌克兰几乎没有任何关系,而与保证欧洲军火工业的利益息息相关。欧洲议会的《支持弹药生产法案》简报更像是对武器公司投资者的商业风险评估。简报中提出的唯一“担忧”不是俄乌冲突仍在持续,而是冲突结束后弹药需求可能会立即下降。
△ “欧盟观察家”网站报道截图
而在美国,由军火商、军方、政客等出于共同利益捆绑形成的军工复合体,数十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煽动对立冲突,借机大发战争横财。
美国匹兹堡大学客座法学教授丹尼尔·科瓦利克批评说,美国军火商靠向世界卖武器发财,他们根本不在乎战争结果如何,只要能卖武器就行,持续的战争就是他们乐见的结果。
此外,美国军工复合体还通过向智库和媒体提供资金支持来控制舆论的走向,满足自己的政治意图。美国独立记者布莱斯·格林在接受俄罗斯卫星网播客采访时感叹,美国媒体通过引用在对外政策上具有权威性的智库专家来向美国人输出观点。而这些智库恰巧得到了军工复合体的资助,主张乌克兰需要更多武器而且美国不能对俄罗斯“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