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9月22日,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说,由于美国芯片巨头英特尔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决定对其处以3.76亿欧元(约合29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欧盟委员会认定,在2002年11月至2006年12月期间,英特尔向三家计算机制造商付款,要求它们停止或延迟推出搭载了竞争对手芯片的产品,并限制这些产品的销售渠道。
2009年,欧盟委员会就曾经以“滥用其市场主导地位”为理由,对英特尔处以10.6亿欧元(约合82亿元人民币)的罚款。
但2022年1月,位于卢森堡的欧盟普通法院部分驳回了当年欧盟委员会的决定,并以无法分割罚款额度为理由,取消了欧盟委员会对英特尔的罚款。
随后,欧盟反垄断监管机构重新启动调查,并作出了新的处罚决定。
新加坡《商业时报》报道截图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在接受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欧盟此次“翻旧账”,再度对英特尔开罚单,与刚刚生效的欧盟《芯片法案》有关。
截至目前,英特尔方面尚未就欧盟新的罚款决定作出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路透社等多家媒体的报道均提及,今年6月,英特尔曾宣布将投资超过300亿欧元在德国建造两座芯片工厂,以扩大在欧洲制造业务。而德国政府也已同意给予英特尔近百亿欧元的补贴。
路透社报道截图
张茉楠分析指出,虽然欧盟有遏制英特尔在欧洲优势地位的用意,但基于当前欧美相关产业技术水平和发展进程的“不对等”,欧盟无法拒绝同英特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