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2023-09-28 17:03:2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陈佳杰

  今年4月,“一带一路”和中老友谊标志性工程——中老铁路开通国际旅客列车。一条铁路,联通两国。列车飞驰和万家灯火的背后,离不开中老两国电力的联通互享。让我们到老挝看看“电力一家人”的故事。

  正值旅游旺季,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车票颇为抢手。截至目前,已经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00多名旅客,乘坐中老铁路动车跨境旅行。

  中老铁路国际旅客列车乘客 阿努拉克·洛尔马尼占:坐火车到中国真是太方便了,以前去昆明,公路、飞机辗转非常费时费力,现在几个小时就能直达。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列车飞驰的背后是源源不断的电力保障。2021年12月开通的中老铁路是一条采用中国标准建设的铁路,也是老挝的第一条电气化铁路。以电为动力,每小时要用5600度电,相当于一个四口之家一年半的用电量。

  要满足这样的用电量,不是件简单的事。2019年12月,中老双方合作,共建中老铁路供电项目。首先要在铁路沿线新建250多公里长的输电线路和输电铁塔等设备。而这些新建线路中,一半以上要在热带雨林中穿行。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 杨博:首先要考虑怎样保护好沿线的生态环境,我们是山水相连的好邻居,要把绿色发展的理念用在项目上。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在高低不平的山间,怎么既能让巨无霸铁塔四平八稳矗立,又尽可能减少炸山开石、砍伐山林?中国建设者带来的新技术大大降低了对植被和生态的影响,更引起了老挝员工的兴趣。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老挝员工 艾片:我就是想多学点这种先进的技术,中国同事非常耐心解答我的各种疑问,对我就像自己家人,我跟他们讲话不用有啥顾虑。在老挝,技术人员的工资是普通工人的两倍左右,要想提高收入就要增强技能水平。我在这里学会了铁塔施工、调试等很多技能。

  一边要保护好热带雨林,一边要经受高温、暴雨、蚊虫、蚂蟥等雨林独特环境的考验。在交通不便的深山野外,有的机械设备无法通过车辆运输,大家一起肩扛送进山林。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 杨博:大家就带着糯米饭、生的蔬菜,就这么吃住在山上几个月就像一家人,有任何困难一起解决。

  一家人也有要磨合理解的时候。老挝员工泰穆达·佩莎拉就曾对中方建设者在工作中的“较真”非常不理解。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中老铁路供电项目老挝员工 泰穆达·佩莎拉:比如说,铁塔上的成百上千个防盗销开口方向为什么要保持一致?拧10圈螺丝和拧20圈螺丝有什么区别?为什么要较真呢?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 滕勇:我们一边示范一边解释,这种标准化操作不仅能保障工程质量,在日后检修维护时,也有助于提高效率。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全线通车。大家的工作重心也从电网建设转向运行管理,线路巡检和电力设备运维成了日常工作。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老挝孔萨德变电站副站长 苏里亚·泰凯山:线路在山里,一次巡线来回要走好几个小时,一会儿大太阳,一会儿大暴雨,还要爬上60米高的铁塔。一次巡线下来,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非常辛苦。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 魏宏升:慢慢地飞,靠近一点点。

  如今,中国专家把无人机技术带到了老挝项目,只需要20多分钟就能完成原本需要两小时的线路巡检。目前,已经有30多名老挝工作人员被培养成专业“飞手”。

  老挝孔萨德变电站副站长 苏里亚·泰凯山:我以前只听说过无人机,没有用过,更不知道它还能帮我工作。现在学了这个真开心,中国同事总是把好东西分享给你。

  大家一起巡检线路,一起排查险情,一起处理急事,业余时间一起运动、分享两国美食。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南方电网公司派驻老挝技术专家 魏宏升:我们教技术,老挝同事向我们介绍当地的文化和生活习惯,让我们感受到一家人的温暖。我们都在“一带一路”的大家庭里工作,觉得非常开心、非常自豪。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一家人的情谊和努力不仅改善了交通,也点亮了百姓的生活。中国企业建设的南塔河1号水电站、230千伏北部电网等项目,让琅勃拉邦省等多地居民的用电更稳定、更清洁。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而电能的跨国流通更让中老一家人实现电力互助。去年6月,中老边境的跨国输电线路从过去单向的中国对老挝送电,实现中老双向送电,老挝雨季时正赶上中国迎峰度夏的用电高峰,老挝把富余的水电送到中国;而老挝旱季时,来自中国的电力也能及时送来补充。

丝路故事:跨国线路上的“电力一家人”

  老挝国家电力公司总经理办公室联络及合作处处长 蓬巴松·鹏乔:中方企业在更好地管理电网、提升电力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帮助。我们借鉴中国的经验,提升老挝国家电力公司配电网的服务。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连通的不仅是中国和老挝的电网,我们就像亲兄弟,像一家人。

  (总台央视记者 王琰 丛威娜 李伟代 孙渊 张博)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