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开幕式现场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李琳 通讯员 李元):11月18日,为期三天的“2023空间技术和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开幕。来自全球117家空间机构的科学家、企业家等参加了大会。
大会名誉主席、中国航天局原局长刘纪原在大会上表示,这个时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和平与合作,大会呼吁各国加强交流,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
“把研讨变为行动”,这是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办公室主任阿尔蒂·霍拉-迈尼强调的理念。她表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取决于外层空间的可持续发展,空间治理需要多边携手合作。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国际合作部部长罗晖充分肯定本届大会已成为加强空间领域国际交流合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平台,提出要在平等包容的理念下,助力营造开放合作的生态,在互相信任中加强务实合作,引领产业发展。
本次大会秉持“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的理念,突出“和平、合作、创新”,聚焦“科学、科普、科创”。国际宇航联合会执行主任克里斯蒂安·费施廷格称赞本届大会是以科学家为主导的国际航天盛会之一,在和平利用空间技术方面有卓越影响,得到广泛认同并形成国际品牌。
大会轮值主席、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杨保华表示,世界形势发生深刻变革,人类渴望和平的愿望从未改变,本届大会探讨空间技术“和平利用、国际合作”的趋势、机遇和挑战,意义重大。
美国航天基金会战略与国际事务高级副总裁史蒂夫·艾森哈特先后12次到中国,见证了中国航天的发展与进步,他表示,愿意在航天教育、科普方面分享经验、加强合作。
担任大会联合主席的空间研究委员会主席帕斯·卡尔埃亨弗劳德称,空间是人类的共同家园,空间技术在应对气候变化、自然灾害、社会管理等方面作用明显,应通过国际合作共同应对人类面临的挑战。
空间技术和利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已连续召开五届,先后发表了《空间技术和平利用联合声明(珠海宣言)》《让空间技术更好造福人类健康倡议书》《空间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共建地球家园倡议书》等。本届大会将发表世界空间科学家《和平宣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