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2023-12-04 05:26:4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韩基韬

  11月28日至12月2日,首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顺义馆举办,作为全球首个以供应链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集贸易促进,投资合作,创新集聚,学习交流功能于一体,吸引了包括世界500强,中央企业和众多专精特新企业在内的超500家中外企业和机构参展。

  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 赵萍:现在叫供应链就是因为这个纵向的链条它形成了,上下游在信息方面是共享的是相互了解的,在这样的基础上,它的协同才能做得更好,这是很重要的。

  赵萍,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长期致力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研究,全程参与了本届链博会的筹办工作。

  记者:其实我们说到供应链的时候,如果单独看这个概念,很多人觉得很陌生甚至离自己的生活是远的。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赵萍:因为供应链这个概念它的确就是一个非常专业的概念,更多讲的是从产品的研发设计到原材料的采购运输,半成品和产成品的生产以及分销,直到最终用户,它看起来是一个链条。供应链和老百姓的生活其实息息相关,比如说一个商品,这个供应链如果是稳定畅通的,那市场上就能见得到这个商品。因此买不买得到取决于供应链,另外一个就是有一些商品价格很贵,有一些商品价格便宜,它就取决于整个链条的供应链成本,还有供应链的效率,它就直接决定了一个商品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到送到消费者手中的速度。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如果你网上购物,那以前可能是隔日达,甚至三日达,甚至一周达,现在可能半小时就可以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就是供应链反应的速度。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本届链博会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围绕智能汽车链,绿色农业链,清洁能源链,数字科技链,健康生活链5大链条展开,并根据其主题分设了主题展区和分论坛。以“链”为名,本届链博会成了推动重点行业上中下游融通,大中小企业链接,产学研用协同,中外企业互动的开放型国际合作平台。

  赵萍:链博会它的举办实际上是受到了广泛关注,它的招商效果是远超预期的,企业的报名特别踊跃,在首届链博会开幕之前已经有很多企业开始报名参加第二届链博会,又锁定了第二届报名的预约。

  记者:国外的厂商多不多?

  赵萍:国外的企业占比还是非常高的,外国参展商的占比达到26%,像欧美等一些发达经济体的占比更达到36%。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在智能汽车链展区,来自美国的电动汽车品牌特斯拉的展台格外引人关注。

  特斯拉展位负责人 刘鼎森:其实这个是我们的车辆的车身悬吊件,大家可能见过在路上跑的特斯拉,但是我们把这个特斯拉把它的内部构造给我们的消费者完整地打开了。

  记者:你这么把它大卸八块,为什么呢?

  刘鼎森:任何一辆路上跑的车其实都是通过这样的零部件把它组装起来的,其实就要依赖于这种强大的供应体系。

  通过展台上的车身悬吊件,观众可以直观了解到特斯拉汽车背后的供应链。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刘鼎森:比如说您可以看到车辆在这个位置,它后边这个部件是一体式的,您可以看到它是用一个部件就覆盖了整个车身的后面,这个部件就是特斯拉在整个汽车行业当中非常早应用的一项技术,叫做一体压铸技术。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所生产的Model y用这种技术可以把超过70个零部件变成一个零部件,放在整车上。

  据特斯拉展位负责人介绍,仅特斯拉在中国签约的本土一级供应商就超过了400家目前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已实现95%以上的零部件本土化率而在2019年底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刚投产时零部件中国本土化率最初只有30%

  刘鼎森:我们最早在中国发布Model 3的时候是北美生产进口过来的,我们开始在上海的工厂生产我们自己中国制造的Model 3开始,我们就积极地寻求中国本土的供应商能够去做零部件的替代。

  如今,依靠中国本土强大的供应链支撑,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不断创造奇迹,30多秒下线一台整车,每年产能达到95万辆,成为特斯拉有史以来效率最高的超级工厂。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记者:这就是你们上海的厂区是吧?

  刘鼎森:厂区所有的布局图,这个其实就指的所谓的轮上仓库,我们会直接把集装箱对准我们的车辆生产者需要的进料口,他把一车的东西运进我们的生产车间之后,集装箱离开。

  因为多数供应链的企业分布在上海、苏州、宁波、南通等长三角地区,离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距离在200公里以内,车程不超过四个小时,这被业内称为特斯拉的四小时200公里朋友圈。借助这样的区位优势,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没有在车间或厂区内建造仓库,而是通过数字手段和自动化管理系统,用流动仓库代替固定仓库,实现了“零库存”。

  记者:它是不是某种程度上就是能够体现出现在供应链的一种趋势?

  赵萍:我想这是电动汽车行业的一个特点,因为电动汽车行业从它诞生之初就是基于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这样的目标才产生出来的这样的核心产品,所以电动汽车它的生产流程整条供应链的数字化程度非常高,它的上游随时会了解下游市场销售的数据,从而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因此市场需要多少就生产多少,没有额外的商品需要存在库里。

  记者:未来以后可能所有的厂都会做到这一点?

  赵萍:我想随着数字经济的应用和普及,供应链的数字化程度不断提高,不只是电动汽车行业,实际传统产品的生产的供应链也会达到这样一个水平,由于各个环节都实行了高效协同,库存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都会有明显下降,从而有效降低整条供应链的成本。第二就是高效,高效就是需要各个环节的协同,它的前提就是数据共享以及数字化水平和运营能力的提升。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特斯拉在中国的建厂投产,也直接带动了相关零部件供应链的快速发展,在特斯拉400多家一级供应商中,60家已经在特斯拉的带动下走向了世界舞台,而这背后是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蓬勃发展。根据中汽协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新能源汽车出口79.5万辆,同比增长112.7%。

  数字科技链展区主要聚焦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成果与产业的应用,在科大讯飞的展台,AL智能技术吸引了很多人的关注。

  科大讯飞展位采访展位负责人 温伟军:比如说我们在安徽省,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有36万家企业和用户,然后这个企业让大家进行供应链方面的一些服务交易和对接,就是供方和需方产学研,我需要采购什么样的产品,他提出来,相应的供方就会在上面进行相应的服务提供进行供需的撮合。

  记者:变成一个平台了吗?

  温伟军:平台,所以我们把人工智能的技术通过这个平台沉淀下来的数据,我们进行了训练,训练完了以后我们的这个供应链的智能助手它就能够理解很多工业方面的这些特性要求。

  科大讯飞在本届链博会上重点两款人工智能大模型,通过推动人工智能在工业、教育、医疗、生态等领域落地,为产业链供应链的创新提供了更多选择。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赵萍:像现在这些技术类的企业它既搞技术研发,同时又把这个技术通过软件的形式形成了像搭积木一样的这种模块化的软件,对于很多供应链要数字化的这些企业来说,只要我根据我的市场需求我去买这些模块,然后这些模块生产的单位又会把这些模块整合成适合这个企业使用的真正好用的软件,把这些模块整合成真正好用的系统,就变成了适合这个企业定制化的供应链管理系统。

  据介绍,科大讯飞正在针对中小运输企业开发一款数字法律助手,以帮助他们主动规避国际贸易领域中的风险。

  记者:它能够给供应链带来什么样的便利?

  温伟军:我们供应链不单单是有龙头企业,我们还要更关注一些中小企业,它们也是供应链上最繁荣的主体,但是这些小企业它有一个成本的考量,它可能对这些法律财务这些管理更需要,但是它又雇佣不起专业的财务团队法律法务团队,那么怎么办?我们现在这个工业大模型它也可以学习法律的知识,它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来进行法律风险的评估,因为我们学习的大量法律的判例它学会了,它能够根据你的情况帮你规避法律风险。

  新一轮信息革命浪潮方兴未艾,我国数字经济快速发展,2022年,全国数字经济的规模已经超过50万亿元,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一大批中国本土崛起的数字科技企业令世界瞩目。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这里是绿色农业链展区,展示了60多家中外企业,从“田园”到“餐桌”关键环节的核心技术,产品和服务。

  作为我国农化领域的领军企业,云天化在本届链博会重点展出了全球产业链布局和全球供应链体系,展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云天化立足国内,放眼世界,积极在发挥“链主”优势,对相关产业起到了很好的引领带动作用。

  云天化展位负责人 李丹:比如说在我们的肥料板块,我们一直在致力于帮助我们的其他中小的这些生产企业,第一个从最前端原料的提供,还有物流,以及我们的供应链金融这一块的服务,我们配套提出一个综合的解决方案,来保障整个前端的生产稳定。

  记者:你们作为一个企业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李丹:因为我们在国内现在一直在思考,就是从原来的一个同行就是一个竞争的对手,那怎么样能实现大家互利共赢,共同去开拓更多的国际市场?同时也要实现一个从产业端到供应端一个安全稳定,在这个前提的思考下,我们才提出了我们要去做供应链,不光是服务自己,同时我们要打造一个供应链运营服务商的这样一个角色。

  赵萍:这样的企业实际上从整个供应链的角度来说,我们管它叫链主企业,它是这个供应链上在技术上市场上特别具有影响力这样的企业,这些企业它实际上会带领上下游的企业共同出海,会发挥这个链主的带动作用,而且在中国这样的企业非常多,那么链主企业本身它的出海实际它是发挥一个领头羊的作用,是带领整个链条整个生态走出去。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企业以自身的努力切实推动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合作与发展,中国既是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合作的参与者、受益者,也是坚定的维护者、建设者。

  记者:对于中国来说,应当说供应链它也是与时俱进的,在世界范围内属于什么样的一个阶段?

  赵萍:从供应链来说它是一个相对微观的概念,它主要是围绕一个核心产品展开的,所以很难说某一个国家整体供应链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它还是要聚焦到具体某一个产品随着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过程当中,我们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世界上有了更强的竞争力,走上了高技术、高附加值这样的道路,那么这就意味着我们链主企业越来越多,在国际上我们供应链的地位也在不断地提升。我们原来一说到中国制造走出去的这些产品,大家都觉得物美价廉是典型代表,但是现在随着像出口的新三样,光伏、锂电池还有电动汽车等等,在出口市场不仅规模增长得快,而且品牌知名度、美誉度都在持续提高,因此世界对我们的认知就变成了我们的供应链现在变得越来越强。

面对面丨中国为全球供应链带来怎样的新机遇?

  本届链博发布的《全球供应链促进报告》显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开放合作提供了四大机遇,即规模超大成长性好的市场机遇,产业门类最为齐全的合作机遇,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政策机遇和各类要素加速聚集的创新机遇。

  记者:目前在当下的这样一种国际背景下非常复杂,有的国家说和中国所谓的脱钩断链,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赵萍:我觉得是实现不了的,因为首先中国是全球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从我们出口的产品的规模以及我们在世界经济当中在创新方面、在制造方面,我们都深度嵌入到了全球供应链当中,而且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消费市场,世界也需要中国,并且中国高水平对外开放,我们在自身发展的同时也给世界提供了很多开放合作的新的机遇,所以脱钩断链其实是一种一厢情愿。因为从供应链产生之初,跨国公司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效率,因此在全球去优化资源配置,这样才形成了全球的供应链。如果一个经济体出台了要去脱钩断链的这样的政策,实际上是无法实现跨国公司追求盈利的目标,要么就是会提高供应链的成本,要么会牺牲供应链的效率,实际上是得不偿失的,虽然有一些国家出台了逆全球化这样的政策,但实际上本土化的趋势并不明显,而且也并不普遍。

  制片人丨刘斌 王惠东

  记者丨董倩

  策划丨黄瑛

  编导丨王惠东

  责编丨王枫

  摄像丨王扬 王忠仁 高忠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