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2月13日,出席《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二十八次缔约方大会(COP28)的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大会闭幕式间隙接受了总台记者采访。
赵英民表示,本次气候大会在全球气候治理进程中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完成了《巴黎协定》生效以来第一次全球盘点,是总结过去、指引未来的会议。中方高度重视本次会议,强调务实行动,为大会的成功注入了强大的政治推动力。
赵英民指出,本次会议在开幕式首日通过了“损失与损害”基金决议,大会还完成了全球盘点、通过了全球适应目标框架和公正转型路径工作方案等一系列重要成果。展现了当前国际社会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努力,反映了各方愿意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展现更多灵活性、建设性的趋势。这次大会取得的成果符合中方倡导的生态文明理念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建议,中方认为本次会议基本达到了预期,为下一步全球气候治理进程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强化了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潮流。
赵英民还表示,全球盘点第一是全面总结《巴黎协定》生效以来的进展,特别是取得的成就;第二是盘点不足和差距,为全球下一步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提供指引。
赵英民表示,在总结成绩方面,中方认为全球气候变化进程,特别是《巴黎协定》生效以来全球最大的一个成就是绿色低碳转型已经成为国际共识。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共同努力下,全球可再生能源的可及、商用化已经成为现实。中国的努力已经使得全球的光伏发电的成本下降了90%,风力发电的成本下降了70%至80%,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成绩中,在推动绿色低碳的进程中,中国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赵英民表示,在差距方面,气候变化给人类带来了严峻挑战,但发达国家在自身的减排以及对发展中国家的资金、技术等承诺的兑现方面还有严重不足。这次全球盘点把这些差距、不足盘点出来,对下一步推动多边主义,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巴黎协定》确立的公平、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和各自能力原则,以及国家自主贡献等制度安排指导下,国际社会能更加团结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总台记者 周宣 杨渊 张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