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去美元化”浪潮来袭 外媒称新兴市场寻求多元货币体系
2024-01-24 17:40:2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韩基韬

  国际在线专稿:受美元风险因素影响及世界各国自身发展需求推动,全球“去美元化”呼声高涨。连日来,多家外媒聚焦国际金融体系变革,从不同角度指出美元作用正在受到越来越多的局限,包括金砖国家在内的广大新兴市场寻求推动货币体系多元化,一些国家开始尝试使用人民币替代美元。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官网1月22日发表题为《“去美元化”不仅基于地缘政治 经济基本盘同样重要》的评论文章。文章称,过去十年来,许多国家都在努力减少国际支付中对美元的依赖,这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去美元化”进程。

  文章认为,美元地位并不只受单一货币挑战,而是受到多种货币叠加影响。双边跨境贸易使用以人民币为代表的本国货币结算成为新趋势。得益于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投资领域的巨大影响力,人民币获得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文章强调,一方面,以美国为首的七国集团大搞经济制裁引发了各国对过度依赖美元的担忧,加速了全球范围内的“去美元化”,刺激了对美元替代品的需求。同时,美联储为对抗通胀而采取的加息行动导致美元借贷成本飙升、美元流动性紧缩,企业纷纷采用人民币来满足自身贸易融资需求,也更愿意参与中国开发的国际融资平台。文章最后预测,未来一年的经济发展趋势可能会推动更多新兴市场国家的企业转向人民币结算,进而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金融资讯网站Watcher.Guru同日发表的文章指出,受金砖国家“去美元化”进程推动,许多非洲国家正在寻求增持人民币而非美元,人民币在非洲大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文章称,中国金融机构在赞比亚、南非和肯尼亚等国提供服务,不仅标志着中非合作不断加强,而且预示着更大的经济变革。金砖国家也在纷纷尝试更多地使用人民币结算。文章认为,人民币使用范围的扩大或将挑战美元的国际地位。

  印度《第一邮报》1月16日刊发评论文章《美元将死?美元作用如何受限》。文章指出,美元的国际储备货币地位是一种“过高的特权”,这一特权将在变乱交织的全球局势下受到挑战。

  文章称,西方世界以外的一些国家已经在探索减少美元的使用。例如俄罗斯目前约四分之一的国际贸易结算使用人民币,同中国的双边贸易几乎全部通过中俄本国货币结算;2023年3月,中国完成了首单以人民币结算的阿联酋天然气采购交易;中国还与沙特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

  文章表示,20多年来世界各国央行的外汇储备大多在稳定增长,但美元持有比例却在逐年下降。随着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增长持续超越美西方国家,美国在全球GDP中所占的份额也日益下滑。

  肯尼亚《星报》16日发文称,英国萨里大学副教授亚历山德罗斯·曼迪拉罗斯(Alexandros Mandilaras)对全球“去美元化”浪潮原因进行深刻分析后指出,由于美国通过加大债券发行力度等方式维系政府支出,导致美国当前债务累积至新高度,债务违约风险大增也是世界范围内“去美元化”趋势的重要原因。

  “美元还展现出更多令人不安的迹象”,曼迪拉罗斯强调,美元在全球外汇储备所占比重于2022年第四季度降至最低谷,这种下降并非偶然,而是美元在全球各国央行持有率长期下降的结果。

  他指出,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元的中心地位并非人心所向。文章援引法国前总统瓦莱里·吉斯卡尔·德斯坦的话称,美元的中心地位是世界其他国家都不具有的“超级特权”,全球对于美元的高需求使美国可以轻松借助贷款弥补其财政赤字。

  文章认为,中国及金砖国家实力的快速提升将使美国在全球贸易竞争中处于落后地位。中国作为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对于世界“去美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肯定的是,未来美元作用将更为有限。”(王鲁平 史赫奕 马嘉欣 娄珂馨)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