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1月初在厄瓜多尔发生毒枭越狱、武装分子攻占电视台、多名狱警被绑架挟持等一系列暴力事件以来,厄瓜多尔的社会安全形势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面对突发局势,厄瓜多尔政府采取果断措施,重锤出击平息“国内武装冲突”,得到拉美多国支持。 不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在厄瓜多尔采访时发现,当地安全形势恶化并非偶然,存在一系列深层次原因,恢复公众对社会安全的信心,依然面临不少挑战。
总台记者现场直击厄政府平息武装冲突
此次厄瓜多尔社会安全形势急剧恶化的直接原因,是1月7日警方发现在该国最大城市瓜亚基尔的利托拉尔监狱服刑的贩毒组织头目“菲托”(真名为阿道弗·马亚西斯)已越狱。记者采访时了解到,“菲托”可能早在2023年12月下旬已逃跑。在爆出“菲托”越狱后,厄国内多所监狱同时发生骚乱,造成人员伤亡。8日,厄总统诺沃亚宣布国家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转折点发生在9日,当天瓜亚基尔TC电视台遭到持枪犯罪分子袭击,随后总统诺沃亚立即宣布国家进入“内部武装冲突”状态并出动武装部队。短短两小时内,首都基多和最大城市瓜亚基尔的街道被清空,所有店铺被要求立即关门,居民原则上均需居家,该国其他城市也随即执行总统令。
当地分析人士称,此次厄瓜多尔社会安全形势恶化,是该国监狱管理失序所产生负面影响的外溢效应,而夺回部分监狱的控制权对于政府应对危机非常重要。1月17日,总台记者探访了在基多南部的科托帕希监狱,这里此前曾有多名人质被监狱里的囚犯扣押。当地警方表示,救援行动于1月13日开始,当天持续了6个多小时,最终营救出了被关押在科托帕希监狱的48名狱警和行政人员。从14日起,武装部队联合警察一起接管了监狱,并调派8辆坦克驻守在科托帕希监狱周围。据悉,监狱周边的很多店铺之前与监狱内的犯罪团伙勾连,而在此次救援行动后,武装部队清理了监狱周边的一批商铺。
针对今年1月以来发生的暴力犯罪活动,厄政府迅速采取了紧急措施,将22个犯罪团伙列为“恐怖组织”和“非国家性质的交战方”,并授权军队采取行动。此外,厄瓜多尔经济财政部长维加表示,政府需要10.2亿美元来维持在“内部武装冲突”状态下对有组织犯罪的持续打击。为此,政府已向国会提交法案,计划将增值税税率从12%提高到15%。
截至1月底,厄瓜多尔各地已基本恢复平静。厄瓜多尔总统府当地时间1月31日发布公告,自该国9日进入“国内武装冲突”状态以来,厄安全部队在全国范围内共逮捕4882人,其中237人因涉恐被捕。1月9日以来,厄安全部队共执行超过6万次行动,其中92次针对犯罪团伙。安全部队在行动中打死6名涉嫌犯罪人员,抓获34名在逃囚犯,并缴获大量枪械和刀具等,缴获毒品量超过40吨。
厄公共安全形势恶化“非一日之寒”
在年初犯罪团伙实施一系列暴力犯罪行为之前,厄瓜多尔已发生过多次类似事件,监狱骚乱更是此起彼伏。
2022年以来,针对厄瓜多尔检察官、法官和执法人员等公职人员的人身威胁案件呈上升趋势。仅在2023年7月,厄瓜多尔国民代表大会议员候选人莱德尔·桑切斯和该国北部马纳维省曼塔市市长奥古斯丁·英特里亚戈惨遭杀害。2023年8月,时任厄瓜多尔国民代表大会议员费尔南多·比利亚维森西奥在首都基多举行总统竞选集会活动时,遭犯罪分子枪杀。调查显示,案件与厄瓜多尔主要的犯罪团伙洛斯乔内罗斯(Los Choneros)有关。
比利亚维森西奥生前经常批评厄国内的暴力犯罪和腐败问题,承诺当选后将聚焦本国的公共安全事务,据信正是因此遭到犯罪团伙报复。比利亚维森西奥曾对媒体表示:“为我竞选团队服务的多位工作人员被洛斯乔内罗斯头目‘菲托’委派的人员警告,如果我继续提及洛斯乔内罗斯,他们将派人对付我。”在发生一系列的暗杀事件之后,时任厄瓜多尔总统拉索宣布全国进入为期60天的紧急状态。
为打击暴力犯罪、维护公共安全,厄瓜多尔总统诺沃亚曾提出一项“凤凰计划”,计划建立新的国家情报机构,为警察和军队制定安全战略,同时扩大军队在打击犯罪问题上所扮演的角色,在边境、港口、机场和主要高速公路上定期驻军,并在部分战略要地推广使用卫星系统、无人机和雷达等技术设备。去年12月,诺沃亚表示,厄瓜多尔将斥资约800万美元购买监狱驳船,用以隔离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的囚犯,同时将与在萨尔瓦多和墨西哥建造监狱的国际组织合作,计划从2024年1月开始建造2座高安全级别监狱。
分析指出,厄现任政府在应对暴力犯罪方面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措施,但面临着被由反对派控制的立法机构掣肘、现有总统任期将于2025年5月到期以及政府赤字严重等方面的挑战。
多重原因导致安全局势恶化
当地媒体分析指出,厄瓜多尔安全形势恶化,原因在于地理位置特殊为毒品贩卖活动带来便利、社会治理失序、经济发展不平等诸多方面。
从地缘政治角度看,厄瓜多尔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与多个可卡因生产国家相邻,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成为全球可卡因非法贩运转运的重要枢纽之一。近年来,由于一些欧美国家对毒品需求巨大,当地有组织犯罪团伙利用厄地理位置优势、对走私活动的监管巡查有所放松以及经济美元化便于洗钱等条件,在厄开展非法毒品贩运活动。数据显示,2015年,厄瓜多尔政府缴获的可卡因数量为63吨,2022年则上升到180吨。
由于毒品贩卖的巨额利润,当地不同犯罪团伙之间不时因为利益而爆发冲突。厄瓜多尔本土的毒品走私团伙,主要有“洛斯乔内罗斯”等。而随着地盘的迅速扩张,洛斯乔内罗斯一度发生内讧,一些原本在洛斯乔内罗斯保护伞下活动的犯罪团伙开始谋求自己的地盘,进而发生内部矛盾和纷争。与此同时,来自拉美其他一些国家的犯罪集团为确保运往美国的毒品走私线路顺畅,纷纷与厄瓜多尔当地的犯罪团伙勾结,为其提供资金和武器。这进一步加剧了厄国内的暴力犯罪。
拉美和加勒比地区有组织犯罪研究机构Insight Crime认为,长期以来,厄瓜多尔政府对公共安全的投入不足,打击有组织犯罪团伙的力度不够。近年的财政紧缩导致社会安全支出被削减,这影响到了执法部门打击犯罪行为的实效。2023年,厄瓜多尔的财政赤字高达57亿美元,累计外债规模为470亿美元。如果政府增加社会安全支出,有可能进一步加剧该国财政失衡的问题。
一些毒枭与某些政客、警察的勾结,以及监狱管理的混乱,也助推了该国的暴力犯罪活动。2023年8月,在总统候选人比利亚维森西奥被暗杀3天后,洛斯乔内罗斯头目“费托”曾被厄政府转移至最高安全级别的拉罗卡监狱。然而不久后,法院下令将“费托”从拉罗卡监狱转移到瓜亚基尔地区监狱,而该监狱被视为其犯罪网络的中心枢纽。去年12月,厄检察长宣布在7个省开展行动,调查腐败和有组织犯罪,逮捕包括法官、检察官、警察在内的29人。
经济发展方面,石油业是厄瓜多尔的经济支柱之一。近年受到国际油价低迷和新冠疫情的影响,该国主要的出口创汇来源——石油收入下跌,失业人口增加,进一步助长了暴力犯罪和毒品走私问题。厄瓜多尔国内经济发展不平衡现象严重,特别是在乡村地区和原住民社区,贫困率高达70%。政府资源分配不均,特别是对农村和原住民社区的支持不足,导致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低下。而贫困和教育机会缺乏又导致这些地区的年轻人容易被犯罪团伙招募。
拉美多国对厄瓜多尔政府重锤打击犯罪表达支持
近年来,有组织犯罪成为困扰厄瓜多尔国家安全的痼疾,产生了一系列负面社会影响。数据显示,厄瓜多尔存在着约11个犯罪团伙,分布在24个省份中的21个,其团伙成员来自拉美多国。这些犯罪团伙在厄瓜多尔各地建立起物流中心,用于生产、运输和储存非法麻醉品和化学药品,其活动范围甚至扩大至枪支弹药贩运、非法采矿和人口贩运。
受此影响,厄瓜多尔成为拉丁美洲暴力犯罪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18年至2023年间,厄瓜多尔凶杀率不断上升。数据显示,有组织犯罪导致厄瓜多尔2022年的暴力死亡人数达4600人,是2021年总数的两倍。2023年,厄瓜多尔暴力死亡人数达7878人,突破历史纪录。据当地媒体报道,2023年厄瓜多尔每10万人中有46.5起凶杀案。民意调查数据显示,近三分之二的厄瓜多尔人认为该国不安全。
有组织犯罪还对当地媒体人士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2023年1月至10月期间,相关机构共计登记了219起针对厄瓜多尔记者和媒体机构的威胁与袭击,其中有9名记者因生命安全受到威胁被迫离开厄瓜多尔。
厄瓜多尔政府此番重锤打击有组织犯罪,得到包括拉美多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自1月初以来,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圭亚那、苏里南、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南美洲多国在一份联合声明中表示,对在厄瓜多尔发生的有组织暴力犯罪活动表示最严厉的谴责,明确支持厄瓜多尔政府和人民对其的打击行动。
美洲国家组织常设理事会发表联合声明,认可厄瓜多尔政府为恢复公共秩序和维护法治所做的努力,反对跨国有组织犯罪团伙在厄瓜多尔实施的暴力行为,并声援厄瓜多尔人民和暴力犯罪受害者。(总台记者 雷湘平 曹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