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两周年之际,俄乌冲突的长期僵局并未出现变化,美欧则继续对俄罗斯施加制裁。
当地时间2月23日,美国宣布对俄罗斯实施500多项新的制裁。
△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报道截图
同一天,欧盟理事会通过了针对俄罗斯的第13轮制裁措施。
△欧盟委员会官网截图
世界仍然看不到俄乌停火止战的出路在何方。与此同时,冲突的不断升级却对欧洲多国造成严重的外溢影响,让欧洲饱尝高通胀、大罢工之苦。
“本应投在民生领域的财政预算都用在了军费上”
随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和扩大化,对乌克兰的、代价极为高昂的经济和军事援助,引发了欧洲政治、经济、社会全方位危机,生活受到严重冲击的欧洲民众不断走向街头。
△欧洲新闻网:2月22日,捷克、斯洛伐克、波兰等欧洲12国农民继续举行抗议示威活动。抗议者主要反对欧盟绿色转型政策对农业生产造成的影响,以及欧盟支持乌克兰农产品进口的政策对本国农产品造成的冲击。
不只是农产品市场受到冲击,已经持续了两年的俄乌冲突,对欧洲造成了全方位的影响。
某种程度上,这是一场没有赢家的冲突。即便在美西方内部,最保守的舆论也不得不承认,对俄罗斯的制裁没有起到真正意义上的效果,实际上已经失败。
压力下西方社会“乌克兰疲劳症”带来的逆反情绪抬头,民意发生动摇,对乌克兰军援前景不明。
在德国,冲突带来的外溢影响冲击了经济、能源、民生等各个领域。高度依赖俄罗斯能源进口的德国,在跟随美国的脚步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之后经济遭受重创。
△亚美尼亚雷达网:德国经济研究所所长马塞尔·弗拉茨舍尔对德国《莱茵邮报》表示,在乌克兰危机发生两年后,德国付出的经济成本可能远超2000亿欧元。
与此同时,德国国防政策出现180度大转向。从原来的不向冲突地区运送武器,到对乌克兰源源不断提供军备以及大幅提高军费开支,也在社会各界引发争议。
△《基辅独立报》网站:2月16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与德国总理朔尔茨签署了安全保障协议。协议规定,2024年德国将向乌克兰提供总额超过70亿欧元的军事援助资金。
德国反战组织新闻发言人海因茨批评说,政府本应投在住房建设、教育等民生领域的财政预算,如今都用在了军费上。
“一切迹象都表明,冲突局势会继续恶化。西方国家政客都在主张扩充军备,他们的论调是一致的,那就是暴力的论调。通过军事手段来解决复杂的问题,会给世界带来致命的后果。”
德国智库专家贝恩德·安迈尔分析指出,美国要求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加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力度,一方面是在搞阵营对抗、拱火战争,另一方面则是完全出于“美国优先”的考虑,通过挑动军备竞赛以从中牟取暴利。
“如果去探究这些国防投入最终去了哪里,不难发现,大部分都进了美国军工企业的腰包。对于美国来说,这是很好的经济刺激计划。德国政府的大部分国防开支,也用在了购买美国的武器上。所以美国赚钱,德国买单,最后遭受痛苦的是冲突地区民众。”
“这场冲突让欧洲丧失了前排座位”
当地时间2月23日,欧盟理事会发表声明称,通过针对俄罗斯的第13轮制裁措施。本轮制裁包括增加对106名个人和88个实体实施限制性措施。
△乌克兰国家通讯社网站报道截图
乌克兰危机升级以来,欧盟大幅扩大了对俄制裁范围,制裁范围涵盖金融、能源、进出口贸易等领域。
在荷兰国际问题专家、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教授奥弗贝克看来,欧洲不断加码的对俄制裁早已显露出其负面效果。
“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给欧洲经济也产生了非常负面的影响。突然切断俄罗斯的天然气和石油供应,对欧洲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对德国的经济。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又加重了这种负面影响,《通胀削减法案》对欧洲经济也是非常不利的,这实际上是美国政府的一种贸易保护主义行为。”
△奥弗贝克
俄乌冲突爆发后,围绕对俄制裁和对乌支持,欧盟成员国之间一直存在着分歧,各成员国在欧洲理事会、欧盟理事会两家机构的定期议事会议上争吵不断。
奥弗贝克认为,这显示出欧盟在面对安全、能源和公共卫生等重大危机时缺乏决策力。
“可以说欧盟正在经历重大的制度危机,影响了欧盟在所有领域制定政策的能力。事实证明,制定外交政策、防务政策、产业政策这些政策非常复杂,欧盟很难有效率地推进,欧盟丧失了在这些议题上有效决策的能力。”
欧洲国家不仅在负担对乌支持和自身经济疲软的背景下日益不堪重负,奥弗贝克还指出,俄乌冲突彻底改变了欧洲与美国的关系。他认为,欧盟在美国外交版图中的地位不断下降,欧盟作为一个整体与美国平起平坐议价的机会越来越少。
“如果认真思考欧盟在外交政策和国防领域的战略自主权的概念,就可以很容易地意识到欧洲与美国的跨大西洋联盟中存在着矛盾,因为欧盟和美国的利益并不总是一致的。而欧盟是否有必要随着美国的战略利益起舞呢?”
△《纽约时报》网站刊发题为《欧洲希望在军事上自立,是不是太少、太晚了?》的文章,称欧洲面临着对其自身安全日益增长的焦虑。
与此同时,在欧洲内部,不仅没有因俄乌冲突的持续而更加团结,反而变得更加分裂。不支持对乌军事援助的右翼政党赢得了意大利、荷兰等国的大选,欧洲外交关系委员会预计右翼政党还将赢得今年的欧洲议会选举。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日前发布的《俄乌冲突两周年:影响与启示》研究报告指出,欧洲内部在“是否对俄脱钩” 、“是否加快乌克兰加入欧盟的程序”、“欧盟战略自主的资金分配”等一系列问题上存在较多分歧。未来一段时间,随着战事进展及美国对俄制裁升级,欧洲内部的矛盾及分化还将继续,这将是影响欧洲安全结构的一个核心动因。
正如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所说,越来越多的欧洲人开始对欧洲的前景感到迷茫、担心和焦虑。这场俄乌冲突让欧洲人深受其害。
“欧洲是二战以来创造和平解决大国冲突的典范的地方,但是这场俄乌冲突是二战以来欧洲大陆爆发的最大伤亡的冲突,这使得二战以后欧洲的和平解决机制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欧洲也在这场冲突中逐渐丧失了在大国博弈的前排座位。欧洲在能源、价值观念、战略上对美国的倚重越来越大,欧洲的经济也受到了巨大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