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园是上海历史悠久的古典园林,在德国汉堡市也有一座豫园,这座中式园林古朴典雅,亭台楼阁与假山池塘布局精巧,相得益彰。日前,德国汉堡豫园德中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会长温振宇在接受总台记者专访时表示,汉堡豫园在促进中德文化交流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作为德中企业家联合会执行会长,温振宇还见证了德国汉堡与中国在各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的历程。
温振宇在中欧班列“上海号”首列接车仪式上致辞
温振宇1998年来到德国北部港口城市汉堡定居,最初从事中德贸易相关的工作。作为旅居海外的中国人,温振宇非常关注在汉堡发生的跟中国相关的事情。当听说汉堡要建一座中国建筑时,他激动不已。
温振宇:知道汉堡要建一个上海豫园之后,我和家人基本上每周都到工地来看看工程进行到什么程度了,什么时候可以建成。每一次我们过来的时候都看到很多中国人站在旁边看,大家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到天黑了才依依不舍地回家,因为那个时候实在太想念祖国了。
汉堡豫园(资料图)
经过一年多的建设,2008年,汉堡豫园正式揭幕开业。2017年年底,汉堡大学在托管合同第一期结束后决定结束相关经营活动,专心致力于发展教育事业。于是,汉堡市政府就面向社会招聘新的团队来管理汉堡豫园。温振宇觉得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
温振宇:听说这个消息后,我们马上组建新的管理团队,并且编写经营计划,希望能够接手汉堡豫园的管理。经过市政府多轮筛选和严格的考核,我们团队终于在众多竞争对手里脱颖而出,获得了汉堡豫园的经营管理权,也实现了我们一个小小的梦想,能够在中国式的庭院里面继续举办我们的中德文化交流活动。
温振宇(右三)与中德各界人士在汉堡豫园出席活动
多年来,汉堡豫园举办了众多中德文化交流活动,温振宇希望能够在激发各个年龄段群体对中国的好奇心和兴趣的同时,用讲故事的方式、用德国民众更容易接受和习惯的方式,让他们沉浸式体验中国文化。
温振宇:这几年来,我们前前后后总共举办了几百场中德文化有关的活动。比如我们和中国茶叶协会在汉堡豫园举办了几次中国茶文化讲座,当时国内派代表团过来在这里介绍中国的各种茶叶,现场让德国观众试饮中国的茶叶,让他们了解茶对健康的作用、它的独特之处,他们感到非常新奇。在我们的影响下,现在德国老百姓对中国茶的喜爱程度越来越高,经常还有民众询问我们这里有没有茶叶可以卖,或者问我们这边什么时候有新的茶道讲座,他们都很愿意参加。
汉堡豫园还组建了一支民乐团,除了在一些中德人文交流场合或者节日活动进行表演之外,民乐团还提供古筝、琵琶、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的课程。民乐团的老师大部分是音乐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学员80%都是德国人。在重大节日和汉堡市政府每两年举办一次的中国节上都会进行传统的中国文化节目表演。
每到中国传统节日,汉堡豫园都会举办相应的庆祝活动
每逢中国的传统节日,温振宇也会在汉堡豫园举行相关的庆典活动,像是中秋节、端午节组织做月饼、包粽子等,德国民众的参与热情都非常高。每年元宵节,汉堡豫园还会举办制作中国灯笼的活动,而德国也有一年一度的灯笼节。今年,汉堡市议会相关负责人主动找到中国驻汉堡总领事馆,提出要一起在汉堡豫园举办元宵灯会,邀请了汉堡50多个学校的师生参与。
温振宇:他们觉得,中国的灯笼艺术原来这么丰富多彩。今年德国学校报名参加元宵灯节的人很多,所以我们就选择一个文化的共同点,这样中德双方在某些方面会找到共同的语言,这样的话,人们会感觉到世界是一个大同世界,德国的小孩对中国有一种亲近感。
经过多年的发展,汉堡豫园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展示窗口,德国民众通过参加不同形式的活动得以切身体会到,中德文化不是相互排斥,而是相得益彰,可以互相补充和丰富。
作为德国历史悠久的重要港口城市,汉堡与中国的联系非常紧密。早在1731年,第一艘来自中国的商船就驶入汉堡港,可以说开启了汉堡与中国的贸易往来。随着1986年汉堡和上海缔结友好城市,汉堡与中国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加深。对此,作为德中企业家联合会执行会长的温振宇深有体会。
温振宇:在汉堡的中资企业大概有700多家,主要是从事贸易、海运、物流等各个方面。目前,汉堡港有约15条海上集装箱运输线与中国的港口相连,汉堡港口有好几万码头工人的工作都是和中国的集装箱货运息息相关。汉堡港口的官员跟我们开过一句玩笑:“如果德国跟中国经济脱钩,我们汉堡马上有几万人失业。”他们深深地体会到和中国的经贸联系是断不了的。
对于“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多年来,汉堡与中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得到进一步深化,温振宇也是深有体会。据他介绍,汉堡和中国很多城市开通了中欧班列之后,汉堡与中国之间除了原有的海上贸易通道,又新添了铁路贸易通道——中欧班列。
温振宇在2022年第1万列中欧班列(西安—汉堡)接车仪式上
从事中欧贸易的温振宇告诉总台记者,以前进口的很多货物是从中国湖南、河南等地发运到德国来。按照原先的海运方式,只是内陆运输段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就占了不小的比重。随着中国出口到德国的产品附加值越来越高,现在通常一个货柜的货物价值可以达到十万美元左右,采用中欧班列运输可以比海运节省一个月的时间,从经济角度上来看是非常划算的。
温振宇:这些高价值的货物对时效的需求性非常高,他们就越来越多地选择通过中欧班列从中国运到德国来。我们经营的仓库面积从最初的5000平方米扩大到如今的5万平方米,货柜数量也增长了20多倍,并且运送货物的品种越来越丰富,货物的价值越来越高。特别是红海危机影响苏伊士运河航道,很多大型运输公司的货轮都不能通过,要从非洲的好望角绕道到德国汉堡,这样一来海上的运输时间差不多要两个月,比以前要多半个月时间,所以最近中欧班列又更加走俏起来。
温振宇(右)从德国合作伙伴处收到很多关于中欧班列的积极反馈
采访的最后,温振宇表示,民间交往一直是国家间关系的源头活水,作为海外华侨华人的一员,他未来还将继续探索多种方式,为中德友好提供助力。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阮佳闻
编辑|杨慧
主持|葛鹏
制作|杨晓蕾
签审|安然
监制|潘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