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7日,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向北约文件保管国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递交了瑞典加入北约的文件。
这标志着瑞典正式成为北约第32个成员国。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图左为克里斯特松,图右为布林肯)
是什么让瑞典放弃了200年中立?
在瑞典递交入约文书的仪式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称,这对于瑞典和北约来说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它创造了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历史”,“北约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疆域更广,也更强大”。
美国《时代》杂志报道截图
瑞典首相克里斯特松则强调,瑞典入约是为了“寻求安全”。
路透社报道截图
然而,瑞典入约真能给双方带来安全吗?
事实上,从瑞典对北约的承诺来看,每一项内容都是在阐释如何更好地为战争服务。因而瑞典国内对于政府的做法并不买账。
瑞典和平与仲裁协会主席克斯汀·贝尔杰奥长期以来一直反对瑞典加入北约。在她看来,瑞典入约是一个历史性错误。
贝尔杰奥:“当今世界紧张局势和军事化态势正在加剧,然而这个世界需要相反的东西。我们希望看到的是对外交、预防和消除冲突根源的投资,从而避免战争爆发。瑞典政府加入北约的决定只会导致紧张局势加剧和军事化。只有投资于世界和平建设以及裁军,才会缓和地区局势,才会让瑞典更安全。”
资料图:克斯汀·贝尔杰奥
早在瑞典2022年申请加入北约后,英国布拉德福德大学教授、国际安全政策专家欧文·格里尼就发表题为《瑞典200年中立地位一去不返》的文章感慨道,始于1812-1815年拿破仑战争后期的中立政策,曾确保瑞典与19世纪欧洲不断变化的军事阵营对抗保持距离,从而避免了对纷争的卷入。
然而,近年来随着北约不断扩张和乌克兰危机的升级,瑞典对地区局势和自身安全的焦虑逐渐加深,并最终选择加入北约。
澳大利亚“对话”新闻网报道截图
但在瑞典智库“跨国和平与未来研究基金会”创始人奥贝里看来,瑞典加入北约绝对是二战结束以来瑞典做出的最愚蠢的决定:
资料图:奥贝里
“几十年来的睦邻友好关系已化为灰烬”
瑞典对北约的“贡献”当然不止这些。
用美国《政治报》网站文章的话说,瑞典加入北约“并非空手而来”。
文章称,尽管瑞典只有1000万人口,但却发展出一个世界级的现代军工体系。
瑞典不仅拥有自主研制的“鹰狮”战斗机、“哥特兰级”潜艇和RBS-15反舰导弹等先进武器装备,还与其他生产商合作生产了德国“豹2”坦克的瑞典版本,并已将其交付乌克兰前线。
美国《政治报》网站报道截图(题图为瑞典“鹰狮”战斗机)
另外,据英国《金融时报》近日报道称,瑞典加入北约最明显的好处是,作为俄罗斯重要石油贸易通道的波罗的海变成了“北约的内湖”。
对于北约军事规划者来说,完成北约对波罗的海“闭环包围”的瑞典将成为冲突发生时的后勤中心,也是增援芬兰或波罗的海国家的必经之路。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截图
对此,俄罗斯方面当然高度警惕。
就在瑞典正式加入北约当天,俄方表态称,北约扩张是对俄罗斯安全和利益的破坏,俄方将采取反制措施,在战术和战略上确保自身安全。
用俄外长拉夫罗夫的话说,俄罗斯与瑞典等国几十年来的睦邻友好关系都已化为灰烬。
拉夫罗夫表示,瑞典和芬兰改变中立立场的速度令人惊讶。中立立场为两国在现代世界提供了声誉,然而它们却决定在北约对俄罗斯采取公开侵略性敌对立场的阶段加入北约。
“为了我们的安全,俄罗斯将重建莫斯科军区和列宁格勒军区,这将足以应付芬兰和瑞典领土上可能出现的威胁。”
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截图(题图为拉夫罗夫)
瑞典加入北约还有一大恶果,那就是俄罗斯与北约国家之间失去了沟通桥梁,欧洲安全局势将进一步恶化。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论员苏晓晖认为,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口口声声为了欧洲安全考虑,实际上是把欧洲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