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蓝厅观察丨表面“灭火” 实则“拱火” 美巴以政策无益于停火
2024-03-19 23:13:0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杨磊

  当地时间18日,停滞多日的加沙停火谈判在卡塔尔多哈再次开启,另据报道,联合国安理会也可能在本周表决一份新的关于巴以局势的决议草案,而决议草案的提交者,恰恰是此前已4次投出否决票的美国。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频频在缓解巴以人道主义危机上表现积极,美国在巴以问题上态度看似转变,但会真正缓解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灾难吗?

  美巴以政策口是心非 又是私利驱动

  最近,一则美国媒体对总统拜登的专访中,拜登明确指责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现在做的事是对以色列的伤害而非帮助。他还直接表示,如果以色列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攻击造成大量平民伤亡,那么这对美国来说将是一条“红线”。

  美国总统拜登说:“我们有红线,如果他超越了它们……我们不能承受再有30000名巴勒斯坦人失去生命了。”

  今年以来,除了频频发出对以色列的施压表态,美国对加沙地带人道主义灾难的关切似乎正在从“口头”走向“行动”。3月初,美国以空投方式向加沙地带输送物资,并提议建设港口帮助人道主义物资的运输,美国在巴以问题上的天平,似乎正在从对以色列“一边倒”的“拱火者”不断向“灭火人”一侧倾斜。然而,美国真的变了么?近期一位联合国官员的表态给了我们一些思路。

  联合国食物权问题特别报告员迈克尔·法赫里认为,有理由相信这是一场表演,目的是在美国大选即将到来之际迎合美国观众,这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巴以冲突爆发后,2023年10月31日公布的民调显示,拜登在阿拉伯裔美国选民中的支持率降至17%,较2020年降低了42个百分点。

  在刚刚结束的民主党初选中,密歇根州十余万民主党选民就没有把选票直接投给拜登,而是投给了“不作承诺”选项,原因之一就是对拜登政府在巴以问题上态度的强烈不满。

蓝厅观察丨表面“灭火” 实则“拱火” 美巴以政策无益于停火

  随着选举进入关键阶段,集中着大量阿拉伯裔选民的一些“摇摆州”又成为了两党争夺的焦点。包括密歇根州、威斯康星州、明尼苏达州等在内的这些“摇摆州”都曾在过去的几次选举中,发生过在民主党和共和党之间来回摇摆的情况。

  因此,能否在巴以问题上挽回民心,尤其是赢得阿拉伯裔选民的支持,成为了拜登当前竞选胜负的关键之一。

  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副教授王浩对《蓝厅观察》表示,我们看到在巴以冲突问题上,阿拉伯裔的选民表现出了十分团结的景象,他们一边倒地对拜登政府的巴以政策进行批评,所以我们看到拜登政府在有意地调整,很大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理解为确实是迫于无奈,也实际上是一种选举的动员,也向这些选民表明,作为拜登政府来讲,并不是无视阿拉伯裔选民的诉求,并不是无视国际社会的呼声,在告诉阿拉伯裔的选民,不要因为在巴以冲突问题上的不满,而在选举当中对其进行惩罚。所以拜登政府很大程度上并不是真正地致力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真正地致力于国际和平,而是为了自身的国内政治、选举利益,以及一定程度上也迫于国际社会的压力。

  美持续向以色列提供武器 缘于其地区战略考量

  而另一边,我们也看到了这样的消息,就在上月4日,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前往中东进行“斡旋”的当天,美国参议院共和党和民主党议员提出对以色列实施新的安全援助,金额高达141亿美元。上月16日,《华尔街日报》披露,拜登政府表示,正在准备向以色列提供新一轮武器,这些武器将进一步增加以色列的空袭能力及其武器的精确度。

蓝厅观察丨表面“灭火” 实则“拱火” 美巴以政策无益于停火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副所长苏晓晖对《蓝厅观察》说,很多国家都提出质疑,如果美国真正希望施压以色列,那么军援是美国所动用的重要的杠杆。但现在事实恰恰相反,美国在不断地增加对以色列的军援,不管是频次还是数量上都在增加。所以不管上述哪一种动作,美国的实质并没有发生变化,那就是美国仍然对以色列进行偏袒。美方的这种做法背后核心还是要实现自己的地区战略目标。在对伊朗进行牵制方面,美国一直认为以色列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美国挺以政策的实质没有改变。

  外界分析指出,在实质的“拱火”面前,任何的“灭火”行动,都成了表面文章,美国正在把超过30000人丧生的巴以冲突变成实现国家及政党私利的一枚棋子。

  巴以冲突仍在持续,外溢效应不断加剧,停火是当前国际社会对缓解巴以冲突,防止人道主义灾难进一步升级的广泛共识。而各国只有秉持真正的公正、负责任的态度,才能为推动停火发挥实质的建设性作用。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