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弃权的情况下,联合国安理会终于在25日通过了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第一个明确要求在加沙地带停火的决议。
要知道,在冲突持续的五个多月里,美国此前共在安理会就加沙停火问题行使了四次否决权,包括三次否决相关决议草案,一次否决决议修正案。
虽然这次安理会15个理事国中只有美国未投赞成票,但它没有像以往那样“一票否决”本身,还是让现场在投票结束后响起久违的掌声。
△《纽约时报》报道称,安理会决议被视为国际法。虽然安理会本身没有执行决议的手段,但只要成员国同意,它可以对以色列采取制裁等惩罚性措施。
联合国和世界多国同声强调,安理会决议必须得到执行。
不少国家要求各当事方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义务,根据决议要求采取应有行动,并期待“有重要影响的国家”发挥积极作用。
这显然是在提醒美国,不要继续在巴以问题上“拉偏架”。但美国是否真能让这一良好愿望得以实现,却还不好说。
内忧外患迫使美国“变脸”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面对国际社会连绵不绝的止战呼声,美国作为巴以问题至关重要的第三方,却始终不改“拉偏架”做派。
除了极力阻挠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相关决议,嘴上说要“灭火”的美国无时无刻不在“拱火”。
至于这次美国为何变了调子,归根结底还是自身利益需要。
《纽约时报》解释说,随着加沙局势日益危急,美国多次否决安理会停火决议的做法激怒了许多外交官和联合国官员,也让美国与法国等欧洲盟友产生了严重分歧,各方要求美国停止行使否决权的压力越来越大。
△《纽约时报》报道截图
就在此次投票之前,美国刚向安理会提交过一份自己拟定的决议草案。但其中没有要求立即停火,还为停火设置前提条件,因此最终在安理会未获通过。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的报道提到,正是因为在多次否决安理会停火决议后亲眼看到自己的提议遭到普遍拒绝,美国终于心虚了。
“随着加沙死亡人数不断上升,以及美国国内和国际观察人士认为拜登政府无力管好盟友以色列的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华盛顿对以色列战争政策的态度逐渐改变。”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截图
除了外部压力,拜登政府转变态度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内选情吃紧。
美国《新闻周刊》发文称,过去两个月,以色列和美国几乎每天都在就加沙战事以及下一步计划发生冲突,这种状态对双方都很不利。因此“这场争吵与其说是关于冲突,不如说是关于政治”。
由于拜登一直在失去进步民主党人的支持,他的阵营担心,美国政府目前在加沙冲突上的立场可能会导致拜登在11月大选中真的输给特朗普。
△《新闻周刊》报道截图
“美以特殊关系并未因一张弃权票而改变”
但美国的“变脸”有用吗?
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决议后,以色列方面立刻强硬以对,指责美国“放弃既定立场”,并取消以方专门小组赴美讨论拉法军事行动替代方案的计划。
△《华盛顿邮报》报道截图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还发布视频声明宣称,以军将继续“在每个地方”发起进攻,“包括以色列尚未涉足之地”。以色列“没有停止加沙战争的道德权利”。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看似马上要决裂,但眼见不一定为实。
路透社的报道认为,虽然以色列“继续进攻”的威胁加剧了美以这对长期盟友间的紧张关系,但美国对以军援应该不会断。毕竟将要竞选连任的拜登不仅面临来自美国盟友和本党同僚的压力,还要面对国内的党争现实。
报道称,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约翰逊正考虑邀请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到美国国会发表讲话,以“表达对拜登政府的不满”。所以,拜登既要保住党内的支持,又要避免给共和党人抢走亲以色列选民的机会。
△路透社报道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安理会通过加沙停火决议当天,刚刚高调宣称以军将“继续进攻”的以色列防长加兰特仍按计划访问了华盛顿,并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国务卿布林肯、国防部长鲍威尔等拜登政府高官会面。
据以色列国防军少将尼姆罗德·谢弗说,加兰特此次访美的目的之一正是防止美国对以实施武器禁运。
而谢弗认为,美国不会“断供”,以军对加沙地带南部城市拉法的进攻计划也不会受影响。“如果美国说‘不’,我们就不会看到过去五个多月在加沙发生的事情了”。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截图(题图为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会见加兰特)
同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在会见加兰特时,虽然重申美国反对在拉法进行大规模地面行动,但同时也重申,美国支持并将确保以色列击败哈马斯,“包括在拉法”。
△美国国务院官网截图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战略沟通协调员约翰·柯比说得更直白。
他在25日安理会投票结束后的白宫简报会上迅速“澄清”:美国当天投下弃权票“并不代表美国政策的转变”。
△《以色列时报》报道截图
对此,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发展中国家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李子昕认为,这是美国的大实话。此次没有在安理会行使否决权,并不意味着美国作为以色列最重要盟友和保护者的身份有了任何本质改变。
“美国投下弃权票之后,居然在发言中声称该决议并无约束力。这样的说法不仅是在替以色列后续的战场行为松绑,更是对本次安理会决议有效性的无视。本质上,美国仍在为以色列的行动保驾护航。从这个维度看,美以特殊关系并没有因为本次美国投弃权票而出现任何变化。”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环球深观察》
策划丨王坚
记者丨黄涛
编辑丨杨楠
签审丨王坚
监制丨关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