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游子回家!”樱花盛开的三月下旬,在武汉江夏黄氏大宗祠广场上,江夏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黄海向前来祭祖的五位黄姓台湾同胞张开了欢迎的臂膀。
“天下黄姓出江夏,万派朝宗江夏黄。”黄海介绍,据各地黄氏族谱记载,今天的黄姓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黄帝的第七代孙陆终公因功勋卓越受封于河南信阳古光州一带,建立古黄国,臣民以国为姓。春秋战国时期,黄国被强大的楚国所灭,黄国臣民开始背井离乡。一位名叫黄歇的人迁居楚国江夏。黄歇因才能卓越、博闻善辩,官拜楚国宰相,被封为春申君,也就是著名的战国四公子之一。根据多地族谱记载,因黄歇贤能,吸引了许多黄姓族人都来投奔他,大量黄姓族人聚集在江夏。史料便将这里的黄姓族人始称为“江夏黄氏”,尊黄歇为江夏黄氏上始祖。江夏由此成为海内外黄姓儿女追根溯源、寻根拜祖的地方。
江夏黄氏大宗祠是三进式建筑,融鄂南与安徽民居相结合的建筑风格,粉墙黛瓦、古色古香,成为天下黄氏宗亲拜谒先祖之地。黄姓是台湾的第三大姓氏,在台湾2300多万人口中,就有150多万黄姓。此次来参与祭祖的五位黄姓台胞在祖宗画像前上香、跪拜,在展室了解世界各地黄氏的历史,都非常激动。
来自台南的黄钰婷本科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目前就读于武汉大学法学院。她第一次到江夏黄氏大宗祠祭祖,感触很深:“我在台湾没有去过宗祠这种地方。这次看见许多黄姓的人一起祭拜祖先,觉得很特别,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我知道我的祖先是从江西去台湾的商人。我跟我爸妈一起去过江西,虽然不知道我们的老家在哪里,但感觉大家都说着同样的话,写的也都是中国字,人人都很和善,就像一家人一样。”黄钰婷说:“我拍了照片发给我的爸爸妈妈看,他们说下次来武汉的时候一定要来黄氏大宗祠祭拜。”
“之前听说过江夏黄氏大宗祠,一直没有机会来,今天很荣幸来到这里祭拜祖先。”目前在武汉爱莎国际学校工作的黄圆晴是一位双博士,深谙历史学和教育学。她说:“黄姓同胞有一个共同的宗族祠堂,其精神内核和文化内核意义更大,我觉得这就是大家说的民心相通。姓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部分,共同的姓氏和相关的活动会很好地把人心凝聚在一起。大家在一起就增加了交流和了解,也使历史文化得到一代代传承。很多问题只要找到沟通的办法,都能迎刃而解。”
江夏黄氏大宗祠于2007年落成。2009年,宗祠祭祖的仪式“天下黄姓江夏祭”项目被成功申报为武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正在积极申报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漫长的生产、繁衍、演变、发展中,“江夏黄氏”孕育了“精忠报国、儒学立身、孝友传家、开拓进取”等精神内核。
来自台湾省桃园市的黄大任目前是武汉大学计算机学院研究生。他说:“我家在台湾是有一本族谱的,记得小时候我父亲拿出来给我看过,是非常厚的一本。我选择在武汉这座城市读书,刚好机缘巧合,我觉得这是一种缘分。”看到世界各地的黄姓人做出了许多丰功伟业,黄大任说:“身为黄氏后代我感到非常自豪,立志以后也要用开拓进取的精神努力为黄氏宗祠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武汉奥森智慧体育科技有限公司的黄纬紘在武汉普及冰球运动,同时也在武汉找到了自己心爱的姑娘,两人爱的结晶也快诞生了。这是黄纬紘第二次来到江夏黄氏大宗祠。他说:“这次来我觉得更有归属感,更像回家一样。这么多黄姓的人在一起聊天感觉都特别亲切。”黄纬紘说:“我台湾的族谱和我们家族的宗祠里都有江夏的字眼。我们两岸同胞的血脉是相通的,语言也是互通的。我到武汉这几年,周围的人很友好,把我当作家人一样。”黄纬紘介绍说,寒假里,他把他的一些台湾学生和武汉的学生一起组织到厦门打球。孩子们互相加了微信,交流彼此的生活点滴,相约到家里去做客等等。黄纬紘说:“两岸同胞要多交流、多走动。一走动起来,感情就好了。下个月我会回台湾,我想把我的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堂弟堂妹约来武汉追根溯源。”
来自武汉力翰教育集团的黄奕豪告诉记者,自己的家在高雄,小时候清明节去扫墓,祖先的墓碑上就有“江夏”这样的字眼。因为祖先是从福建漳州过去的,所以老人常常会猜测“江夏”是不是福建的某一个地名。几年前自己到武汉来发展,才发现老人口中所说的“江夏”就是武汉市的江夏。黄奕豪说:“武汉市台办的主任送了我一本书,叫《江夏黄在台湾》,我爸看后才恍然大悟说,原来我们的祖先在江夏,我们的根就在这里。这些白纸黑字写得很清楚的东西就是历史,它是不能够磨灭的,也是不能遗忘的。民进党当局一直讲要去中国化,我和我爸爸都认为,两岸同胞都是炎黄子孙,与生俱来的东西怎么可能去得掉。”
饮水思源、薪火相传。天下黄姓族人拥有共同的姓氏和信仰,而同为炎黄子孙的华夏同胞则有着共同的血缘和根脉。两岸同胞同为一家,必能在复兴中华民族复兴伟业中共铸辉煌。(作者:常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