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4日在成都大学举办了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音乐会,合唱团的师生代表们与中方多个校园合唱团共同演绎了17首歌曲和舞蹈等艺术节目。那么,远在万里之外的德国中学为什么会有中文合唱团?这所名为“伯乐”的学校和中国有着哪些渊源?德国师生对中国有着怎样的特殊感情呢?
这个名为“伯乐”的德国中学为什么有中文合唱团?
中德青少年文化交流音乐会4日在成都大学东盟艺术中心拉开序幕。第一首歌曲是由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的成员们带来的《让我们荡起双桨》。
此次音乐会共有17个歌舞节目,其中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独立演唱了《茉莉花》《成都》等8首中文歌曲。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演唱《成都》
不少合唱团成员表示,他们学习中文的时间并不长,但学习中文和演唱中文歌曲让他们非常开心。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瓦伦丁·马利什金(中文名:马昊阳 )说:“我学中文已经有两年半了,有时说起中文来也很自信。以前我学中文只是因为学校有中文课,但后来我很快发现,我和我的朋友们都很喜欢中文。尤其是现在,我来了中国之后,了解了中国深厚的文化积淀,认识了热情的中国人民。感觉学了中文真是太值得了,我还想学更多的知识。”
瓦伦丁·马利什金(中文名:马昊阳 )
在此次音乐会上,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还与成都外国语学校合唱团、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新韵合唱团、四川国际童声合唱团等机构共同演唱了《大鱼》《向云端》《同一首歌》等曲目。不少德国合唱团的成员表示,通过唱中文歌曲这种形式和中国的朋友交流有着十分特别的意义,也为两国年轻人文化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
马克西米利安·柯尔格斯(中文名:孔浩)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员马克西米利安·柯尔格斯(中文名:孔浩)说:“在我看来,合唱团是中德两国之间的重要纽带,更是中德两国年轻一代之间的纽带。类似今天举办的这种音乐会,让我们能够很好地了解中国的学生。我相信在这期间建立起来的友谊能维持很长时间,我相信这也是两国文化交流最好的基石。”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团长张云刚也介绍了他带队前往中国开展音乐交流的感受,他说:“我们这次是第十次到中国进行访问。在每一次音乐之旅中,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每一次音乐会之后,中德两国青少年之间都会互相交换联系方式,让这种友谊持续下去。”
张云刚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成立于2014年3月,面向德国青少年开展“唱歌学中文”活动,以促进中德民间交流,增进两国友谊。合唱团成立以后,已经累计演唱了六七十首中文歌曲,并多次参加中德两国间重要的外交活动。
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主席米尔曼
回顾合唱团走过的十年成长历程,德国伯乐中文合唱团协会主席米尔曼说:“十年前,我们成立了合唱团。可以说,当时种下了一株小树苗。如今,在中德双方的共同呵护下,树苗成长为了大树。我们也通过歌唱结交了新朋友。音乐是一种很特殊的语言,它不分国界、不分民族、不分文化。如今,得益于中德双方的共同努力,树苗不仅长成了大树,还已经开花结果,这让我印象十分深刻。”
记者丨赵雄 陈鑑开
签审丨魏郁
监制丨蔡耀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