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2024-04-08 19:02:28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杨磊

  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作为总台派驻黎巴嫩的记者,我第一时间加入前方报道队伍中。

  8日早上6时,完成巴以突发新闻凌晨八个小时的值班后,我火速上床补觉。迷迷糊糊中在想,这场冲突会以什么样的形式持续多久。

  两个小时后,我在手机提示音中惊醒,有火箭弹从黎巴嫩射往萨巴阿农场内的以军阵地。这座农场位于黎巴嫩、以色列和叙利亚交界地区。黎巴嫩声称对其拥有主权,而以色列已经对其控制超过40年。

  我抄起手机“冲向”客厅的笔记本电脑,一时睡意全无。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2023年10月8日,记者发出第一篇关于黎以冲突的快讯

  转眼间半年已过,边界冲突仍然没有停息的迹象。黎巴嫩当地媒体甚至不再多花力气讨论这场冲突何时以及会以哪种方式结束。

  身边的黎巴嫩人已经历过太多苦难。他们当中的大多数开始选择重拾生活的步调,首都贝鲁特的各大餐厅再次变得宾客满棚,但国际媒体里频繁出现的“炮击”“空袭”“死亡”等词汇又在提醒着我,这是一场仍在进行中的冲突,而且一眼看不到尽头。

  冲突不断的“临时边界”再临大考

  黎巴嫩位于地中海东岸,仅有的两个陆上邻国分别是叙利亚和以色列。

  迄今为止,黎巴嫩和南边的以色列没有建立外交关系。在黎国家通讯社的稿件中,常用“敌人”一词指代以色列。

  2000年,以色列从黎巴嫩南部撤军,联合国划定了一条撤军线。此后,长约121公里的撤军线就被视为黎以临时边界线。

  临时边界线以北属于黎巴嫩南部地区,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联黎部队)负责陪同和支助黎军在整个南部进行部署。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黎以临时边界线上的哨所,左边是以方,右边是黎方。(记者摄于2023年8月2日)

  黎巴嫩真主党、阿迈勒运动等政党的武装派别也在黎南部地区较为活跃。几十年间,围绕着临时边界爆发过多次冲突。

  受长期战乱的影响,黎南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滞后,并不发达的农业产值竟占到当地经济总量的80%。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图为黎巴嫩南部的香蕉园(记者摄于2023年11月2日)

  一面之缘的伊萨姆·阿卜杜拉

  2023年10月12日,我和黎巴嫩籍摄像前往黎南部进行采访。

  我问摄像对这场冲突的看法,他有些轻描淡写地说,“放心吧,黎以之间打打停停很多年,冲突很快就会过去”。

  我们去的是一个叫达希拉的小镇,距离临时边界线最近处不足20米。此前一天,小镇遭以军炮击,有两幢房屋被毁。这是临时边界冲突爆发之后,第一次有民用目标遭袭。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达希拉镇遭以军炮击后的落石,远处是以色列修建的技术围栏。(记者摄于2023年10月12日)

  在拍摄地点,我们遇到一波媒体同行。攀谈之间,同行们大多神色轻松,甚至有人“抱怨”需要在边界盯守一段时间,吃饭是个难题。

  短短一天之后,10月13日傍晚,我得到消息,“阿尔玛·沙卜镇遭袭,一辆汽车被炮弹击中,有媒体从业人员死亡”。

  几乎是同时,摄像打来电话问我,“你看到新闻了吗?有记者摄像死伤,就是咱们昨天遇到的那一波人”。

  遇难者叫伊萨姆·阿卜杜拉,是一位黎巴嫩籍摄像,时年37岁。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摄像师伊萨姆·阿卜杜拉(图片来自遇难者的社交媒体)

  从那一天起,黎国内的恐慌情绪加剧。我也开始意识到,这场冲突不会很快结束。

  黎境内的外籍人士纷纷离境,通往贝鲁特国际机场的道路出现堵塞,到港航班却大量取消。一时间各家超市里人头攒动,我也加入“囤水囤粮”的大军。

  黎巴嫩原本稍有起色的经济数据并没能在2023年转负为正。

  扑朔迷离的无人机袭击事件

  时间进入到2024年。1月2日晚,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传来巨响,一幢楼房中的一间办公室遭到无人机精确打击。

  随后,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证实,该组织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等7人在袭击中死亡。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2024年1月2日晚,贝鲁特南郊遭以色列无人机袭击(图片来自当地媒体)

  对于这次袭击,以色列政府至今既未承认、也未否认是以色列所为。

  阿鲁里遇袭死亡也是黎以临时边界冲突的转折点。

  以色列国防军从传统在边界线附近的炮击逐渐升级为更多采用战斗机和无人机突袭的方式,深入黎领土腹地进行定点清除。最远的遭袭目标距离临时边界超过150公里。

  黎巴嫩真主党、哈马斯等多个组织的下属人员在以军“定点清除”中死亡,其中不乏指挥官级别的重要成员。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2024年1月20日,黎巴嫩南部一辆行驶中的汽车遭袭(图片来自当地媒体)

  所有的过往落在纸面上不过寥寥数语,但对于深处其中的黎巴嫩而言是切身之痛。

  半年来,黎巴嫩有至少331人在冲突中死亡,其中50余人是平民。

  临近边界的村镇几近成为无人区,超过10万人流离失所,或是投亲靠友,或是暂居在联合国机构与黎巴嫩政府设立的避难中心。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黎巴嫩南部边界地区的残垣断壁(记者拍摄于2024年2月22日)

  此外,黎巴嫩境内近50万巴勒斯坦难民也随时面临断炊的危险。

  间接的经济损失更是无法精确估算。超过800公顷土地已无法耕种,34万头牲畜死亡,75%的农民失去收入来源。

  生于和平国度的我无法在第一时间分辨出鞭炮和枪炮,但黎巴嫩的居民却能根据声响瞬间判断出什么是“突破音障”,什么是空袭。

  后记

  黎以临时边界冲突持续已半年,各方的强硬表态则让这场冲突依然看不到尽头:

  3月29日,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表示以军将扩大对黎巴嫩真主党武装的军事行动;

  4月5日,黎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作出最新表态,“如果以色列对黎巴嫩发动全面战争,一定会为这一决定后悔”;

  4月6日,黎真主党武装人员使用地对空导弹在黎领空击落一架以军“赫尔墨斯900”无人机;

  4月7日凌晨,以军空袭黎东部贝卡谷地的多个目标,遇袭地点距离边界超过100公里……

记者手记丨黎巴嫩与以色列: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冲突

△2024年4月7日凌晨,黎巴嫩东部贝卡谷地金塔镇遭袭

  在历史上,黎巴嫩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成为多种文明交汇、征战的场所。时至今日,这片名为“黎巴嫩”的土地依然是各方势力搏杀的棋盘。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