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经济随笔丨这次重要会议上的三件大事都与它有关
2024-05-09 11:40: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王雨晴

  “五一”前的最后一个工作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会上三件大事——决定7月召开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审议长三角一体化《意见》,都与全面深化改革有关。

  改革开放以来历次三中全会都研究讨论深化改革问题。在45年多的历程中,有两次三中全会是划时代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史新时期,十八届三中全会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系统整体设计推进改革的新时代,开创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全新局面。

  即将召开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将“重点研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问题”。无疑,全面深化改革将承担起新一轮的重要使命。

  说两个细节:

  ——十年前。2014年1月22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下设六个专项小组。其中,令人格外关注的是,设立了“经济体制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专项小组”,把两大领域的改革,放在了一个专项小组里。组织架构的内在逻辑,体现着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交集。

  就像大家熟悉的那句话,“绿水青山”讲的是生态,“金山银山”讲的是经济,“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就是”二字,反映的正是经济与生态之间深刻的内在联系。

  4月30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要“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这与十年前的要求一脉相承。实践中,既需充分体现“牵引”,也不能只盯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要准确把握各领域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正是此次会议强调的“更加注重系统集成”的要义之一。

  ——今年初。2024年1月31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作出重要论断。从中可以体会到五个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发展方式创新、体制机制创新、人才机制创新。这五个层层递进的创新里,“改革含量”非常高。

  改革就是调整生产关系。到一线调研时,能鲜明地感受到,新质生产力的有形成果,往往体现在新技术的产业实现上、新动能对经济的推动里、新产品对生活的改变中。而细观新质生产力的迸发过程,就会发现,其间饱含着充满突破感、艰巨性、推动力的体制机制创新。

  那些唱衰中国经济的人,总是有意无意地低估,甚至漠视中国前进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中国的发展走到今天,既需不断投入劳动、知识、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也需在“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上多做文章。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围绕当前经济工作,强调“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恰为此意。

  4月30日的会议,还审议了《关于持续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整整五个月前,去年11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主持召开了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去年以来,事关区域协调发展的座谈会,已连开8场。

  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江苏、浙江、安徽、上海,经济增速分别达到6.2%、6.1%、5.2%、5%,经济总量已接近全国总量的1/4。看长三角一体化,一定要带着改革视角看——许多事关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改革,正以长三角为试验田,由“一体化”做突破口。

  改革,从来都要奔着最突出的问题去。长三角的发展水平位居全国前列,但发展质量效率仍需提高,产业链供应链分工协作水平仍有待提升。长三角一体化改革的破题抓手,就是“协同”——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跨区域协同,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衔接、政策协同、标准趋同,推进高层次协同开放,加强生态环境共保联治,等等。

  全面深化改革的第二个十年,来了。

  “全党必须自觉把改革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新闻稿里,有关三中全会,约700字。

  读懂中国式现代化,读懂我们身边正发生的发展与改革故事,就能读懂这700字的分量,就会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更加充满期待。(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