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2024-05-31 10:10:48来源:环球资讯广播编辑:胡晓薇

  戳视频 马来西亚留学生的“硬核骑行”

  今年5月31日是中国和马来西亚建交50周年纪念日。50年来,中马两国携手并进,双方人文、教育交流方兴未艾,两国互派留学生人数不断攀升。在北京理工大学就有4位马来西亚留学生,他们因为跨城骑行近130公里,把北京的共享单车骑到了天津而上了热搜。近日,总台环球资讯广播记者采访了他们。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马来西亚留学生陈誉航、彭勇智、李思净、丘宇翔(从左至右)

  彭勇智的专业是电子科学技术,现在读大学四年级。

  彭勇智:我在中国留学是因为我想体验留学国外的生活,并锻炼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此外在我目前所学的专业领域上,中国也是处于世界领先的,因此在中国留学我可以学习和接触各种先进和新颖的科技与知识,为自己未来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彭勇智

  和彭勇智一个宿舍的室友陈誉航也是大四学生,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陈誉航:我来之前一直想象(中国)它的建筑物都是古代的,可是第一次到上海,看的建筑是比较现代的。我们订外卖都很快到,网上想要买什么东西都能直接送到,那时候就已经感觉到这边挺先进了。在北京学习和生活的情况我觉得挺不错,上课的资源都挺不错,生活很便利,交通什么都很方便。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陈誉航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的李思净今年大四,去年9月时他的体重超过90公斤,骑自行车后,减重30公斤。为了看到更美的风景,李思净经常用骑行代替坐地铁。朋友们在他的带动下也开始尝试骑行。毕业临近,李思净想深度感受一下中国。他骑行到天津的想法得到了彭勇智、陈誉航和丘宇翔三位小伙伴的支持。4月4日清明节放假之际,四兄弟一起骑着共享单车向天津出发。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李思净、彭勇智、丘宇翔(从左至右)

  人工智能专业的丘宇翔目前读大二,他没想到骑车到天津那么远,一路下来那么累。

  丘宇翔:我是第一次骑到这样远的地方。整个行程最困难的就是骑共享单车,那个车就比较难骑,马路上又很颠簸,有很多大石头小石头,凹凸不平,在骑的时候就有一种很煎熬的感觉。一直想要放弃,一直想要回去,想要停下来。可是看着他们三个在我越来越前面的地方,我就想不行,我也要坚持下去。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马来西亚留学生陈誉航、彭勇智、李思净、丘宇翔(从左至右)

  彭勇智:我第一次骑行126公里。到了大概半途60公里的时候,其实比较疲惫,不管在体力上,还是精神上都会有很大的损耗。但因为是4个人骑行,大家会互相打气,互相鼓励,然后就坚持继续完成剩下的60公里,直到抵达天津。如果问整个骑行的收获,我觉得最重要的是友谊,还有那种不要放弃的意志力,让我可能在未来如果遇到挫折会想起这段经历,一定要坚持下去,克服任何的困难。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陈誉航:比较难忘的是在100公里的时候,我们在十字路口停下来吃饭,我直接坐在地上站不起来了。我觉得这个骑行旅程最大的收获就是证实了想要做成一件事,只要坚持就可以完成,这个是最重要。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走走停停12小时后,当4名马来西亚青年终于从北京抵达天津时,已经是4月4日的深夜。天津共享单车的运维人员发现了4辆印着“北京理工大学”的共享单车,让这段跨越126.3公里的“硬核骑行”上了网络热搜。周围的人知道了这件事后,都很佩服他们的意志力和体力,他们表示将来有机会还想骑行环游中国。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陈誉航(左)和李思净

  李思净和陈誉航希望毕业后能够先留在中国发展事业,以后再考虑回马来西亚创业。彭勇智打算继续在北京理工大学读研深造。他还喜欢中国古代建筑和中国茶,希望把茶文化推广到其他国家。

资讯有故事丨马来西亚留学生:“硬核骑行”看中国

  彭勇智:我比较喜欢中国古代建筑,因为它们对我来说挺特别的。通过中国古代建筑可以更深层了解以及认识到其背后的含义、背景以及中国历史。比如说,去参观故宫博物院,就可以了解到很多相关历史,比如说,关于明清的历史。我想把喝茶的良好习惯带给我身边的家人及朋友,因为我觉得本身喝茶就挺有益健康的。另外,我也热爱下中国象棋,可以一边喝茶一边下象棋,整个生活就非常有意义。

  

  老外不见外-马来西亚留学生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孙伶俐

  主持|葛鹏

  制作|杨晓蕾、葛鹏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