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吴倩):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魏晓军19日在北京表示,中美有关部门认真落实去年11月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共识,全面恢复禁毒合作。目前双方在物质列管、情报交流、案件合作等领域已取得务实进展。对于美方高度关注的三种芬太尼前体物质的列管工作,中方正予以积极推进。
“6·26”国际禁毒日前夕,国家禁毒委员会办公室在京发布《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
据国家禁毒办常务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长魏晓军介绍,当前,中国毒品问题总体可控,毒品滥用规模持续萎缩,截至2023年底现有吸毒人员89.6万名,同比下降超2成。他同时指出,当前,国际毒潮持续泛滥态势仍未改变,中国禁毒工作面临许多风险挑战。对此,中国坚持全球共治,务实推动禁毒国际合作。
魏晓军介绍了中美禁毒合作最新进展:“今年1月30日中美禁毒合作工作组正式启动,中美工作组团队互动频繁,高效地推进了物质列管、情报交流、案件合作、涉毒反洗钱等领域的合作,取得了可视化、可衡量的进展。当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美国高度关注的三种芬太尼前体的列管,将在数月内完成相应法律程序,实现最终列管。”
据悉,中美两国毒检技术专家目前已恢复常态化技术交流,今年2月和3月分别举行了线上线下两次交流,本月底还将举行再一次的线上交流,通过专业助力,有效提升中美打击毒品犯罪能力。“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落实好中美元首会晤的共识,在相互尊重、管控分歧、互利合作的基础上,与美方继续加强禁毒领域的对话与合作,为中美关系稳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注入更多的正能量。”
当日,中国公安部发布一则案件信息,对美方通报的佟某某涉毒洗钱线索开展工作,依法以涉嫌非法经营(外汇)犯罪立案侦查,该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机关抓获。魏晓军透露,这是近期中美禁毒合作的一起成功案例。“美方自2019年就开始对这个团伙开展相应侦控,3个月前向中方通报了情报信息,中国禁毒和经济案件侦查部门经过通力合作、缜密侦查,成功抓获佟某某等犯罪嫌疑人。佟某某等人涉嫌非法经营外汇的犯罪,在美国是涉嫌涉毒洗钱犯罪。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的侦办中。”
根据《2023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毒品主要来自境外、少量来自国内制毒渠道仍是当前中国毒品来源结构的最显著特征。过去一年,境外毒品渗透入境数量陡增,中国禁毒部门共缴获境外毒品20.5吨,占年缴毒总量近8成。报告还显示,随着跨境走私贩毒活动的回潮,去年中国公安机关共抓获外籍贩毒嫌疑人152人。
另据云南省禁毒办主任朱曦明介绍,中国公安机关去年底公开通缉的10名缅北地区重大涉毒逃犯,目前已成功抓获3人。自2019年底开展“拔钉追逃”专项行动以来,境外的执法部门一共协助我方抓获并移交的涉毒“钉子”逃犯已经达到了340余名。朱曦明说,“一大批涉毒的逃犯被绳之以法,有力地震慑了境外的制贩毒分子和团伙。在此,我们正告心存幻想、潜逃境外的制贩毒分子要认清形势,尽快回国投案自首,争取宽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