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国际锐评】中国人权保护何以获得联合国“热烈掌声”?
2024-07-05 19:35:46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杨磊

  当地时间4日,瑞士日内瓦。当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一致核可中国接受第四轮国别人权审查的报告时,会场响起热烈掌声,许多国家代表向中国代表团表示祝贺。事实上,早在1月份的第四轮国别人权审议会上,“热烈欢迎”“感谢中国提交的全面报告”就成了现场高频词。120多个国家充分肯定中国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作出的努力,大多数发言国家在短时间内就对中国人权保护给出了高度评价……

  国别人权审议是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人权问题进行平等坦诚交流、开展建设性对话与合作的重要平台。中国分别于2009年、2013年和2018年参加了前三轮审议。自第三轮审议以来,为进一步改善人权保护,中国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或修订法律,并接受了第四轮审议的大多数建议,还宣布将采取30项人权保障新举措,涉及民生福祉、人权法律保障、国际人权合作等方面。各方一致评价中国“开放坦诚、组织高效”。

  这些对中国人权的一致意见从何而来?事实给出了答案。多年来,中国坚持以生存权和发展权为首要的基本人权,创造性提出“生存是享有一切人权的基础,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从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建成世界规模最大的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体系以及5G网络,中国的人权保护成就有目共睹。叙利亚常驻日内瓦代表团常驻代表海德尔·阿里·阿迈德说,“中国在人权保护领域成绩斐然,政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取得了持久有效的成果”。

  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中国坚持人民的主体地位,通过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当家作主。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首位盲人全国人大代表王永澄手握盲文版政府工作报告,指尖轻触纸面,向世人展示了“摸得着”的民主。他把盲人群体的诉求带上了全国人大,一句“让更多人看到我们”传递了中国式民主的温度。

  人权不是一部分人的特权,而是所有人平等享有的权利。在中国这个多民族国家,这一点体现得尤为明显。少数民族不仅享有宗教信仰自由,还充分享受使用和发展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在西藏拉萨,73岁的老阿妈央吉卓嘎用藏文医疗管理系统预约挂号;日喀则的萨迦寺内,部分珍贵藏文古籍实现了数字化保存与利用。借助信息技术,古老藏文与世界同步迈入了数智时代。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来到中国、了解中国,他们不再被西方的“人权叙事”蒙蔽。最近,一位外国网友在社交平台上留言道,“这里非常干净,没有武器,每个人都很放松平静,这是一个国家该有的样子”,底下评论区引来不少点赞。近来,随着中国扩大免签“朋友圈”、推出一系列便利外籍人员来华措施,海外社交平台上掀起了一股“中国旅行”风。极高的安全感、飞驰的高铁、外卖无人机、新能源汽车……这一切让很多外国游客感叹,“原来以前听到的都是谎言!”在此背景下,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会场响起的热烈掌声,也是对西方长期以来抹黑中国人权论调的有力回击。

  不仅如此,中国对国际人权事业的贡献也得到广泛认可。不管是倡导以安全守护人权、以发展促进人权、以合作推进人权,还是提出一系列倡议、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抑或是呼吁共同抵制借人权问题干涉别国内政,中国一直为全球人权治理贡献力量。联合国人权理事会多次通过中国提交的“发展对享有所有人权的贡献”决议,充分彰显了中国智慧的可行性。

  在这个过程中,共建“一带一路”成为以发展促人权的实践范本。这一倡议提出以来,已在全球范围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多个合作项目,帮助近4000万人摆脱贫困。在塔吉克斯坦一座中企投建的纺织产业园内,当地员工陶黑勒说,他已经从一个没有任何技术经验的放羊娃,变成了一名技术骨干。当地棉农也说,“中国人带来了新的棉花品种、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人权保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当前,中国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不仅为本国和世界人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丰富了人权的发展模式。国别人权审议只是中国人权发展道路上的一个节点,更多精彩的中国人权故事还在续写,中国同各国一起推进世界人权事业的努力也在持续。

  (国际锐评评论员)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