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追梦人-卢旺达的中国医生
卢旺达位于非洲中部,素有“千丘之国”之称。在丘陵起伏间,湖光山色交相辉映。从1982年起,中国开始向卢旺达派遣医疗队,至今已派出24批共计309名医务人员。
2023年12月18日,中国第24批援卢旺达医疗队抵达卢旺达首都基加利,在距离基加利约20公里的马萨卡医院和约120公里的基本古医院开展工作。
陶慧医生在手术中
一天,在马萨卡医院值班的中国第24批援卢旺达医疗队产科医生陶慧接到电话,一名当地艾滋病患者要求无痛分娩。由于马萨卡医院只有一间产房,产床的数量也不多,无法将产妇单独安置在其他房间生产。此外,产妇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血液、羊水等分泌物,这些都可能导致感染风险。要安全地为产妇实施无痛分娩,对麻醉诊疗和护理操作都是一种考验。
陶慧:虽然有风险,但我们医疗队员没有丝毫犹豫,针对可能发生的职业暴露制定处置措施和应急预案。当一切准备就绪,我为产妇实施硬膜外麻醉,当麻醉药缓缓注入产妇体内,被疼痛消耗了很大体力的产妇,脸上终于露出轻松的笑容。下午从产房传来消息,产妇顺利地诞下一名男婴,母子平安。
安凌飞是中国第24批援卢旺达医疗队的队员,是骨伤科副主任医师。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名患者头痛反复发作超过10年,曾四处就诊,但都没有任何改善,最后患者找到了中国医疗队。通过查体和询问病史,安凌飞决定对患者采用针刺、拔罐并配合中成药物去治疗。
安凌飞医生为患者拔罐
安凌飞:在患者第三次来治疗的时候,他说疼痛有明显的缓解,他已经把止痛药停掉了,虽然偶尔会有一点疼痛,但是可以忍受。效不更方,我们建议继续治疗,一共为他治疗了十次,他的头痛完全消失。他感觉自己的状态非常好,非常轻松,工作效率很高。用他的话说,中医是非常神奇、绝妙和有益处的医学。
今年年初,基本古医院外科医生赫伯特突然找到普外科医生杨春勇,说急诊科有个病人需要中国医疗队杨医生确诊。患者是个10岁的男孩,杨春勇查看后确定要急诊手术。
杨春勇:手术进行得很顺利。手术结束后赫伯特医生对我们竖起了大拇指说:“手术做得很及时,并且还学习了脾脏切除、脾片移植术的技术,这个手术是这个医院开展的第一例此类手术。”术后患儿恢复良好,并顺利出院。
杨春勇医生(中)在进行脾切除手术
麻醉医生姜逸文也在基本古医院工作。他印象最深的病例,是一个1岁半的宝宝,患儿多处严重烫伤,当时白细胞很高,双手溃烂,感染严重,脱水严重。
鉴于患儿年纪太小,当地医生认为没有办法建立静脉通道,无法麻醉,于是找来中国医疗队的几位专家一起会诊。中国医生一致决定,尽最大努力全力一搏,保住孩子的双手。但是在实施手术方案之前,能否实施安全有效的麻醉成了最难掌控的关键环节。
当时,来自卢旺达大学的麻醉教授塞莱斯廷正好在基本古医院进行例行轮转值班,他也认为,患儿想在这家医院得到合理救治存在困难。
姜逸文医生为烫伤患儿实施麻醉
姜逸文:我在卢旺达专家面前按部就班,实施我麻醉计划的每一步。我全程用英语教学,所有操作一步到位,一次成功。我们医疗点的四名队友全员上阵,患儿不仅转危为安,而且在没有相应的器械和必备物资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成功救治这样危重复杂的儿科病例,惊艳了卢旺达的同行们。
黄延春是中国第24批援卢旺达医疗队的队员。让她义无反顾踏上援非之路的,是她的母亲。
黄延春医生(右)在病房探视患者
黄延春:我的母亲叫高元烈,是一名麻醉科医生。30多年前,她带着满腔热情和精湛医术来到非洲这片土地上。在援外的日子里,她不仅救治了无数病患,更用她的爱心和耐心,在异国他乡播撒下了希望的种子。岁月流转,现在的我终于继承了母亲的衣钵,成为一名光荣的援非医疗队队员。我想走进妈妈的故事里,去亲身经历那些从小就深深烙印在我心里的关于勇气、奉献与爱的故事。我想沿着妈妈的足迹去追寻生命的意义,我想能够像妈妈一样,为非洲人民带去健康与希望。我的女儿叫雯雯,如今已经是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了,也许是听到了太多我的母亲和我的援非故事,她也决定沿着这条路继续走下去。
中国第24批援卢旺达医疗队队长张和平在接受总台记者采访时介绍说,当地普外科就诊患者中发病率较高的是腹股沟疝,见于各个年龄段。
张和平医生在为患者做术后查房
张和平:为帮助卢旺达改善以上问题,中国援卢旺达医疗队提出“疝行”计划。旨在为卢旺达腹股沟疝患者实施公益手术,免手术费,援助补片以及其他医用耗材。实施“疝行”计划以来,就诊患者明显增多。
在卢旺达工作期间,医疗队的骨科医生方宇真切地感受到了当地群众对医疗资源的迫切需求。
方宇医生(中)在进行手术
方宇:中国医疗队的到来,为贫困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免费的医疗服务。抵达卢旺达后,我迅速适应了新的工作环境。卢旺达的医疗条件与国内相比有显著差距,尤其是在骨科手术方面,我只能依靠医院现有的设备和手术耗材进行手术。凭借经验和团队的协作,我成功完成了一些在此之前无法进行的手术。看到患者康复的笑容,我感到无比欣慰和自豪。这段援外经历不仅让我成长,也让我更加坚定了作为一名医生的使命感。
让-达马西恩•汉尤维姆弗拉是卢旺达马萨卡医院院长。他说,中国医生给马萨卡医院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彼此之间合作友好。
让•汉尤维姆弗拉:我们的合作已经超过20年,现在已不仅仅是友谊了。我非常高兴与中国医疗团队在一起。我认为与中国医疗团队和中国驻卢旺达大使馆的合作,将为我们带来最好的未来。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记者丨李雪薇
编辑丨林颖
主持丨新宇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安然
监制丨潘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