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舒勇
今年是中法建交60周年,也是中法文化旅游年。中法两国都是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明的文化大国,一直以来,文化都是两国民众相知相交的桥梁和纽带。
当中法两国的“国花”彼此相遇,会产生怎样的美妙反应?当中国的青花瓷与法国的著名建筑交织在一起,会打造出怎样的神奇景象?中国艺术家舒勇利用当下热门的人工智能技术创作出众多艺术作品,将中法两国的优秀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
舒勇目前担任民进中央开明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是一位活跃在国际舞台的艺术家。他的大型雕塑作品“丝路金桥”以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为灵感而创作,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等中国主场外交活动上多次亮相。在中法建交60周年和巴黎奥运会举办之际,舒勇萌发了新的创作灵感。
舒勇:中法建交60周年我觉得是一个历史性的语境。我觉得巴黎奥运会的举办给这个世界注入了正能量,让我们能够看到一种积极向上的体育精神,看到人类的拼搏精神,看到人类的团结……这非常感染我,所以特别想把这种美好表达出来,就创作了《绽放2024》。
在《绽放2024》系列作品中,舒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将中国的国花牡丹与法国的国花鸢尾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朵美丽的"未来之花" 。
舒勇:牡丹花以丰满的花朵和艳丽的色彩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牡丹花是繁荣和幸运的象征。鸢尾花的色彩是蓝紫色,法国把鸢尾花比作光明,它是纯洁、胜利和美好的象征。我就想能不能把这两朵花用一种观念融合成一朵花,看起来既有牡丹的特征,又有鸢尾花的特征。我想通过这种融合把我们两个国家文化的相互尊重和交融呈现出来,也想通过这朵花来祝福巴黎奥运会的顺利举办。
在创作的过程中,舒勇积极寻找中法两国文化的交融之处,通过“花”这一美好的事物将中法两国人民的情感连接在一起,展现两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舒勇:花是一种国际语言,也是美的符号。花在不同的时期、在不同的国家都是大家来表达情绪、情感的一种非常美好的事物,所以我想用花把两个国家的人民连接在一起。尤其是它通过人工智能转化成动画的时候,花瓣慢慢地舒展、绽放,它就是一朵真正存在的花。那种真实感带来的完美融合让我们真正触摸到文化交融的美好、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类美好的追求。
除了《绽放2024》,舒勇还创作了人工智能系列作品《来自巴黎的瓷青花》,将埃菲尔铁塔、凯旋门等法国著名景观与中国的青花瓷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们在熟悉的审美语境中有了全新的文化体验。
舒勇:青花瓷是我们中国传统的智慧结晶,它承载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寓意。青花瓷烧制工艺的流程和演变,见证了我们华夏文明在历史长河中的表现。法式景观的加入——埃菲尔铁塔、凯旋门这些法式元素融入到青花瓷里,让我们有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体验,让我们和这个时代发生了关联,让我们中国和世界连接在了一起。
在舒勇看来,作为中国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青花瓷已经超越了国界,被全世界各国民众所熟悉和喜欢。舒勇表示,他希望通过青花瓷的系列作品来呈现中华文明的包容性与和平性,以东方的审美为载体呈现法国的浪漫风情与传承创新。
舒勇:希望通过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的结合以及与世界文化的结合,让国与国之间能够进行很好的人文交流和相互尊重,诠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精神。
创新来源于实践。多年来,舒勇经常到世界各地参加文化活动。通过多年的观察和体验,他逐步认识到为国家创作、打造标志性文化符号的重要意义。在舒勇看来,中国文化要走向世界,需要寻找共情、共鸣和共识,这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地区开展文化交流的重要基础。
舒勇:我们需要彼此了解,需要在大的世界格局中去考虑我们每一个国家文化的定位,考虑我们国家和其他国家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互动,这很重要。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要找到共情共鸣,需要找到我们能够和国际社会共同读得懂、看得清楚的新时代的国家文化符号。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采编丨安然
主持丨葛鹏
制作丨杨晓蕾
签审丨孙伶俐
监制丨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