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1日晚,在伊朗向以色列发射了200枚导弹后,当地时间10月2日凌晨,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强调,伊朗的军事行动已经结束。如果以方采取报复行动,伊朗的反应将会更加“猛烈和有力”。
《耶路撒冷邮报》报道截图
阿拉格齐说,伊朗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自卫”,这一军事行动是伊朗在近两个月来保持极大克制并为加沙停火留出空间之后进行的。阿拉格齐警告以色列不要针对伊朗的导弹袭击采取报复行动。
就伊朗对以色列的导弹袭击,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10月1日晚发表声明,表示支持。哈马斯在声明中称,这是为了回应以色列对巴勒斯坦和黎巴嫩人民的侵略,旨在威慑并遏制以色列的“恐怖主义”。哈马斯对伊朗在以色列面前所表现出的立场表示赞赏。
对于伊朗的导弹袭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当晚表示,“伊朗犯下大错——将为此付出代价”。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发表声明称,伊朗发动导弹袭击后,以色列的防空系统全面投入运行。期间,以色列进行了几次拦截,以色列中部和南部地区会受到部分影响。以军仍在对此次袭击进行评估,目前尚不掌握人员伤亡情况。
哈加里说。以军将根据政治层的指导,选择地点和时间采取行动,伊朗将为其行动承担后果。他同时表示,已向美国通报最新情况。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肖恩·萨韦特在美国当地时间10月1日发表声明说,总统拜登和副总统哈里斯在白宫战情室监视了伊朗对以色列的袭击,并定期从国家安全团队获取最新消息。拜登指示美国军方协助以色列防御伊朗袭击,并击落针对以色列的导弹。
宁夏大学中国阿拉伯国家研究院执行院长牛新春稍早前在接受总台环球资讯广播采访时,对此次袭击事件进行了解读。
问题1:伊朗为什么选择此时对以色列发动导弹袭击?
牛新春认为,伊朗选择在这个时机进行回击的主要原因,在于近期伊朗国内对于如何回应以色列的行动一直未能形成统一意见,相关讨论持续不断。自7月31日以色列在德黑兰定点清除哈马斯最高领导人哈尼亚以来,伊朗虽多次表示将对以色列进行回应,但直至最近才付诸行动。
在此期间,又接连发生了两起重要事件:以色列定点清除了黎巴嫩真主党的最高领导人纳斯鲁拉;以色列又地面入侵了黎巴嫩。
牛新春表示,伊朗目前认识到,若不对以色列的步步紧逼进行强有力的回应,以色列可能会继续推进,甚至可能威胁到伊朗自身。因此,在过去大约半个月的时间里,伊朗国内主张采取军事行动的声音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伊朗决定,即便面临巨大的风险和以色列可能的报复,也必须采取行动。因为如果不采取行动,伊朗在整个中东地区的威慑力和信誉将荡然无存。
问题2:以色列可能会采取何种方式回应?
牛新春说,以色列一定会对伊朗的行动作出回应,且这次回应的规模和力度很可能会远超4月19日那次对伊朗本土的打击。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伊朗这次对以色列的打击力度明显大于4月13日的行动。上一次,伊朗提前数天进行了预警,使得以色列有足够的时间准备;而这一次,以色列仅在袭击发生前几个小时,即北京时间昨晚接近凌晨时分,才收到伊朗可能发动袭击的消息。此外,这次落在以色列境内的导弹数量也比上一次多。因此,相较于上一次,伊朗此次采取了更为实质性的行动,相应地,以色列也会加大打击的力度作为回应。
另外,以色列此次面临的外部环境也相对有利,受到的制约减少了。黎巴嫩真主党的战斗力已不如从前,对以色列的威胁显著降低;同时,美国对以色列的制约也有所减弱。因此,以色列可能会采取更大规模的反报复行动。
问题3:在加沙冲突持续、黎以冲突升级的背景下,伊朗此次袭击和以色列可能的回应,会将地区局势导向何方?
牛新春表示,这次袭击可能是去年10月7日以来,中东地区最危险的时刻。因为过去一年的交叉冲突中,虽然冲突的外溢效应不断扩大,参与的力量也越来越多,但始终没有爆发主权国家之间、面对面的、具有实质性意义的大规模冲突。
牛新春说,此次打击后,以色列会进行更大规模的报复,虽然伊朗和以色列现在可能还都不想爆发全面战争,但两国都采取了战争边缘的政策,即不想爆发全面战争,但是想通过采取战争的手段来增加威慑的优势。以色列只有采取更大规模的报复,才能够建立以色列的威慑。
牛新春还分析认为,伊朗方面表示,一旦以色列进行报复,伊朗已准备好一批导弹,立刻投向以色列,为此局势升级的可能性极高。他强调,10月1日的导弹袭击中,美国和约旦已经参与进来。“未来几天,中东的形势会变得特别紧张。”
素材来源丨环球资讯广播《直播世界》
编辑丨魏宇晨
签审丨刘鹏、贾延宁、刘轶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