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魏郁)国家林业和草原局18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我国林下经济产业发展情况。目前,全国经济林种植面积7亿亩,林下经济利用林地面积6亿多亩,各类森林食物年产量2亿多吨,人均140公斤,成为继粮食、蔬菜之后的第三大农产品,让中国饭碗端得更稳,为我国粮食安全打足了底气。
国家林草局改革发展司司长王俊中介绍,森林食物涵盖“米袋子”“油瓶子”“菜篮子”“果盘子”。我国木本油料供给多元化,茶油年产量80多万吨,还有橄榄油、核桃油、牡丹籽油等多种木本食用油;木本粮食供应充足,板栗、枣、柿子、松子、仁用杏等种植面积约1亿亩,产量1400万吨;水果种类繁多,种植面积2亿亩,产量约1.9亿吨;森林特色食品、木本调料、木本饮料等新产品发展方兴未艾。还有林粮、林菌、林果、蜂蜜等大量高品质的绿色食品,极大丰富了国人的餐桌。
王俊中表示,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了《关于践行大食物观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意见》,提出“积极发展经济林和林下经济,稳妥开发森林食物资源”,油茶、油橄榄、仁用杏、核桃、板栗、枣类、竹笋、林药、林菌、林菜、林下浆果、林禽、林畜、林蜂等一批森林食物被写入了《意见》,这意味着林草部门将在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中承担更加重要的责任,向森林要食物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