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    城市远洋   |    老外在天津    |    直播·视频     |     热点专题    |     数字天津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2024-11-12 15:01:27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甄镜媛责编:魏寒冰

  “(癸亥十一月,1923年)初八日,十时到天津,诣地纬路宅中拜见慈母并晤梅真及诸儿女,一别六年,儿女都长成矣。”以上这段文字出自目前已知唯一存世的袁克文日记手稿。这本集五个时间段书写的“寒云日记”是目前国内收藏市场中体量最大、最重要的袁克文手迹。11月11日-12日,这本蕴含世代记忆和故事的珍贵日记手稿重回天津,跟随日记主人的收藏珍品一起来到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展览大厅。“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由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与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共同主办,旨在让熟悉袁克文的天津市民近距离观赏这本写于百年前的珍稀手稿本。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展览现场 摄影 刘莹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西泠拍卖名人手迹部曹家辉展示手迹原本 摄影 刘莹

  袁克文,位列民国四公子之一,英俊潇洒,不问政事,在诗词楹联、琴棋书画、文物鉴赏、昆曲京剧等诸多方面无所不精。一生传奇,身后却只有“日记几册,记载起居、交游、遗闻、政治、唱酬、考订,逐日无间。”百年来,《寒云日记》实物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当下,这本品相极佳,保存完好的袁克文日记现身西泠拍卖二十周年庆典秋拍。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寒云日记》民国影印本 摄影 刘莹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西泠本”(左)与《寒云日记》(民国影印本)的对比 展览主办方供图

  之前被世人所知的《寒云日记》有三组:王子霖辑抄的1915至1918年袁克文日记内容,现所见皆为其收藏古籍的文字记录;甲子、乙丑(1924、1925)二册(亦有说三册)曾归张学良所有,后在抗战中失落,内容未知;“丙寅(正月初一至九月二十二日,1926)、丁卯(正月初一至十月初五,1927)”两本,辗转落到“悯其志、悲其人”的刘秉义手中,才获“影印百版”(刘秉义《袁寒云丙寅丁卯日记跋》),得以面世。

  这本珍贵的“寒云日记 西泠本”包含了1922年冬至1924年春间的日记四种,最后还有袁氏补写于1925年(丁丑八月)的自题跋,有本款、钤印。为王贵忱题签,著录于谢国桢书跋、王贵忱所编《可居丛稿》。正好填补了上文所列已知寒云日记的时间空档。迄今为止,“寒云日记”有实物留存的仅见于两本民国影印本,“西泠本”为第三本,可惜的是民国影印本原稿本实物已不知去向。

  “寒云日记 西泠本”从内容、形式、纸张(袁克文专用的佩双印斋制、寒云写书格稿纸)均可与上文提到的民国时影印出版的《寒云日记》互相参照,白宣红格,天宽地窄,笔迹疏朗,一丝不苟。其中的第三部分“北行日记”和第五部分“乙丑八月寒云补记于沽上客舍”的自题跋写于天津,第四部分“万年室日记 甲子客都门”写于北京。第一部分“龟盦日记 壬戌”和第二部分“癸亥日记”写于上海。

  其中,第五部分“乙丑八月寒云补记于沽上客舍” 的自题跋,在民国影印的两册日记中并无寻见,或许也是袁克文所有日记中唯一一段。更难得的是,这段长跋几乎概括了袁克文的一生,在五百余字中记述了很多事情和细节,从家庭到情感,从京津战局到写作成果。其中不仅交代了1924年日记断记的原因,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寒云日记 西泠本”中记载了袁氏与近230余位民国师友、故人、亲属、帮会人士的交游,收录33篇生动有趣的鉴藏手记、30余篇诗作及文学创作记录,还附有钱币、铜器、文房器物等23种(组)藏品拓片(据日记书写排版留白,另有9张藏品拓片已遗失),内容翔实,精美雅致。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古琴大师查阜西一生影像册 摄影 刘莹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展览主题展品《程砚秋照片》 摄影 刘莹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展览主题展品《程砚秋旧藏戏服》 摄影 刘莹

  本次展览亦有古琴大师查阜西、“合肥四姐妹”张充和、京剧名旦程砚秋三大遗珍等专题精品呈献。本届西泠拍卖“中国戏曲音乐艺术专场”打通了书画和戏曲艺术,融汇书画、影像、杂件等多个门类,是旨在传承和弘扬中国戏曲文化的创新融合专场。

  据悉,此次展览主办单位之一的西泠印社拍卖有限公司,延续百年印社金石精神,秉持“真乃居先,诚为业本”的创业宗旨,以中国书画为核心,广及中外名人信札手稿、古籍善本、名家篆刻及印石、文房瓷杂等二十余门类,为藏家梳理具有文人情怀及生活雅趣的收藏脉络。

“傥许到人间——袁克文日记回家展”在天津市政协俱乐部启幕

天津政协俱乐部(原德国俱乐部)古今对比,诠释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展览主办方供图

  举办本次展览的天津市政协俱乐部1号楼,始建于1907年,名为康科迪娅俱乐部,又称德国侨民俱乐部或德国总会,是当时德租界内政治、社交、文化和娱乐的中心。至今为止,这座建筑仍保留着其完好的建筑原貌,经过历史发展变迁,充满了浓厚的历史人文气息。(文 刘逸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