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巴西汉学家:澳门将继续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2024-12-04 09:17:43来源:新华网编辑:陆华宇

  新华社澳门12月3日电 题:巴西汉学家:澳门将继续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

  新华社记者郭雨祺、王小鹏、刘刚

  “澳门在17世纪的‘东学西渐’思潮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世界正在进入新的‘东学西渐’时期,澳门将继续为中华文化‘走出去’作出贡献。”巴西汉学家、澳门大学人文学院助理教授乔治·西内迪诺说。

  乔治·西内迪诺与中国的情缘由来已久。2004年,北京大学的一位文学老师到巴西利亚大学任教,他通过这个机会开始正式学习中文,并给自己取了一个中文名字:沈友友。

  接下来的20年,沈友友从现代汉语学到古代汉语,再到出版中国典籍的葡语译本,将中国文化和古代思想带到葡语世界,就像他自己说的,“活到老学到老”。

  “早期的西方汉学家们实际上在澳门接受了基础培训,进行词典编纂、中国古籍翻译等工作。”沈友友说,真正对中国感兴趣的人应该到这里学习语言,然后了解中国文化,我们需要更多跨文化专家发挥桥梁作用。

  沈友友曾在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求学,如今在澳门大学任教。2012年起,他在巴西陆续翻译出版《论语》《道德经》《南华经》等多部中国经典的葡语版本。今年11月,这3本书在内地由外文出版社重新编辑再版发行。

  目前,沈友友正在研究《孙子兵法》,准备向葡语世界作全面的介绍。“孙子的战略思想非常重要,但我们需要了解孙子背后的时代背景。我希望通过补充资料来呈现这部著作的独特性,让大家从中国文化和古代思想的角度,去读懂这部经典。”他说。

  除了先秦思想,沈友友的研究领域还触及中国现代文学,计划明年在巴西出版鲁迅作品《呐喊》的葡语译本。

  工作之余,沈友友喜爱看电影。他的办公室墙上贴着各个年代、多种语言的电影海报。尽管已经去过几十个国家,他依然把电影视作认识世界的窗口。“我小时候喜欢看《丁丁历险记》。丁丁对全球不同文明感兴趣,对不同文化的介绍也是正面的。”

  尊重多元文化的观念很早就在沈友友心中扎根,他游历世界多地后,选择定居澳门。他认为,在多元文化的碰撞中,澳门形成了独特的风情。

  在中国生活了近20年,沈友友见证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他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让各个国家“自然而然注意到这里”,但巴西人对中国的兴趣和好奇心超越经贸,是多元的,比如会关注中国古典文化思想。

  “我自己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也发现中国人也越来越重视和保护自己的传统文化。这种现象是鼓舞人心的。”他说。

  10年前,沈友友在北京的胡同里感受中国文化。来澳门后,他“从室外回到室内”,将自己的所学、所看、所思转化为工作成果。未来,沈友友期待与更多澳门和内地的专家学者一起翻译更多作品,研究更多主题,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