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滚动 > 正文
2024年日企轮番曝出欺诈丑闻 几乎月月有新料的“日本制造”还能信吗?
2024-12-31 15:35:4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央视新闻客户端编辑:陆华宇

  2024年12月26日,日本松下公司承认,其部分商用空调产品存在性能数据造假。

  即将过去的这一年里,以品质高、工艺精而闻名的“日本制造”跌下神坛。从百年企业小林制药的“夺命”保健品,到日本5大车企集体造假。

  2024年几乎每个月,都有知名日企被曝出欺诈丑闻。“日本制造”如今还值得被信任吗?

  1月

  松下被曝造假多年

  波及400家客户公司

  今年1月,日本制造业知名品牌松下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承认,在申请产品品质认证时存在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违规产品种类多达52种,波及全球约400家客户公司。

  △日本松下子公司承认数据造假 波及全球约400家客户公司

  松下工业称,为了获得美国UL认证等第三方机构的相关认证,该公司对用于汽车、半导体、家电等产品的电子零部件材料,在阻燃性等方面进行了数据造假。

  为达到客户要求,该公司存在篡改试验数据、降低试验标准等造假行为。

  在产品品质检测方面,即使客户未提出要求,但公司内部检测人员为了降低不良率也会篡改数据。

  此外,该公司还长期生产并销售着与获得认证时的材料成分不同的产品,这一做法同样违规。

  承认造假,但无召回计划

  尽管承认造假,但松下工业并没有召回的打算。该公司称,其在内部调查中确认了相关产品的安全性,而相关产品目前也没有发现故障问题,因此既不会停止出货,也不会进行召回,如果客户有要求,可以提供替代产品。

  开年是松下,年尾还是松下

  12月26日,日本松下公司表示,其部分商用空调产品有关空调性能的数据造假。

  该公司称,已经查到2012年至2024年销售的668台商用空调设备实际性能未达到标示数值。对其余产品的调查确认工作仍在进行,最晚将持续到2025年4月。

  3月

  小林制药生产问题保健品

  酿成近400人死亡悲剧

  今年3月,日本老字号制药企业小林制药承认,其公司生产的含有红曲成分的保健品造成消费者健康受损。而这个关乎人命的消息,小林制药却捂了几个月才公布。

  时间线梳理

  事件不断升级 酿成悲剧

  1月至2月

  小林制药公司接到多名医生信函,称有数名消费者服用该公司的保健品后出现健康问题。

  2月

  小林制药公司发现出现危害健康报告的病例都使用了同一批次原料的产品。

  3月16日

  小林制药公司确认一部分产品和原料很有可能是掺入了有问题的成分。

  3月22日

  小林制药公司决定紧急召回该公司生产的3款含红曲成分保健品。

  3月26日

  小林制药公司宣布一名服用该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的消费者因肾脏疾病死亡。同一天,日本厚生劳动省表示有第二例死亡报告。

  3月28日

  公司宣布第3名和第4名消费者死亡报告。

  3月29日

  小林制药公司宣布,服用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后死亡的消费者人数增加至5人,另有114人住院治疗。

  7月23日

  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公布由外部律师撰写的含红曲成分保健品问题调查报告,指出该公司危机意识薄弱,生产现场管理混乱。

  百年药企保健品

  夺去391人生命

  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公布的最新数据,截至今年9月9日,服用该问题保健品的消费者中,已有391人死亡,2426人就医,498人住院治疗。

  10月10日,大阪市政府根据日本《食品卫生法》,将日本小林制药公司含红曲成分保健品导致消费者健康受损事件,判定为属于食物中毒。

  12月26日,日本大阪市政府对小林制药公司作出要求,除为调查而保留的样品外,该公司应对约41.6万件涉事产品进行废弃处理。

  4月

  日本大型重工业公司IHI

  篡改数据行为持续50年

  4月24日,日本大型重工业公司IHI宣布,其下属一家子公司2003年以来篡改超过4000台发动机的燃油效率数据,以使测试数据看起来更“漂亮”。

  2003年以来,该公司生产的5537台用于船舶等设备的发动机中,有4361台涉及数据造假,占比高达近79%。

  8月21日,IHI公司公布对其子公司篡改燃油数据问题的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最早的数据造假行为可追溯至1974年12月出厂的发动机,距今已有近50年时间,涉及6831台发动机。

  据悉,问题产品除了用于船舶外,还涉及火车和发电设备。日本海上保安厅和北海道旅客铁路公司也使用了载有问题发动机的相关产品,还有43台被用于核电站的紧急发电机上。

  IHI公司原名石川岛播磨重工业公司,成立于1960年,2007年更名为现在的名称。该公司为波音、空客等公司制造航空发动机,也承接航空发动机的维护保养工作。

  6月

  日本5大车企集体造假

  今年6月,日本5大车企数据造假丑闻被集体曝光。汽车产业是日本代表性的支柱产业,头部企业被曝造假引发公众对行业诚信和安全标准的广泛质疑。

2024年日企轮番曝出欺诈丑闻 几乎月月有新料的“日本制造”还能信吗?

  △丰田汽车

  日本国土交通省6月3日通报称,丰田、本田、马自达、雅马哈、铃木5家企业的38种车型存在碰撞数据篡改、发动机功率测试舞弊、刹车性能数据造假等多种违规行为,问题涉及约518万辆汽车。

  丰田、本田、马自达的高管6月3日下午召开记者会,就造假问题进行鞠躬道歉。

  “拔萝卜带出泥”

  大发汽车造假被查

  丑闻的曝光,起因于丰田子公司大发工业多次被曝造假行为。

2024年日企轮番曝出欺诈丑闻 几乎月月有新料的“日本制造”还能信吗?

  △大发工业

  早在2023年4月,大发工业就因两款车型在汽车车门饰板和侧面撞击安全性测试中存在违规操作而被曝光。

  随后的5月,大发汽车承认其旗下部分车型在侧面碰撞测试中进行了不当修改,存在测试结果造假问题。

  到2023年6月,第三方调查委员会介入,经调查发现,大发汽车在25个测试项目上存在至少174项违规行为,涉事车型增至28款,并揭露出大发通过贴牌生产向其他车企供应车辆,导致斯巴鲁和马自达的部分车型也受到影响。

2024年日企轮番曝出欺诈丑闻 几乎月月有新料的“日本制造”还能信吗?

  2023年12月20日,丰田和大发汽车联合召开记者会,正式承认造假行为,并表示涉及碰撞测试数据造假的车型已扩大至64款,违规行为最早可以追溯到大约35年前。

  该事件引起日本国土交通省的重视。2023年12月21日,调查组进入大发工业大阪总部进行核查。最终,丰田、马自达、雅马哈发动机、本田和铃木等车企的测试数据造假行为也陆续被揭露出来。

  7月

  日立造船被曝数据造假

  7月5日,日立造船旗下两家子公司日立造船海洋发动机公司和IMEX公司被曝出涉嫌数据造假。

  报道称,自1999年9月以来,两家公司在发动机组装完成后的试运行中篡改数据,提交给客户的燃油消耗率数据与实际值不符。

  日立造船发布消息称,在过去25年里,这两家子公司共生产了1366台船舶用发动机,其中1364台存在数据篡改问题。这些发动机中有95%涉及海外市场,仅有68台涉及日本国内市场。

  日立造船表示,篡改数据可能会对发动机氮氧化合物排放量的计算造成影响。

  9月

  日本铁路行业巨头

  伪造数据多年

  9月20日,日本最大的铁路客运公司——东日本旅客铁路公司承认,该公司存在数据造假问题。

  从2008年到2017年之间,位于东京市区内一处检修站的相关工作人员在把车轮嵌入车轴时,约有4900根车轴的嵌入压力值不在标准范围内,其中大约1200根车轴的测试数据被随意修改成了合规数值。

  实际上这家公司早在2017年,就在内部调查中发现了数据造假等违规行为,但却一直没有上报政府主管部门。

2024年日企轮番曝出欺诈丑闻 几乎月月有新料的“日本制造”还能信吗?

  9月10日,日本最大的铁路货运企业——日本货物铁道公司(JR货物)通报称,发现该公司的3处铁路站场存在程序不当问题,有员工在货运列车车轮装配过程中伪造安全检测数据或忽略“不理想”的数据,问题涉及共计564节货运车厢。

  据悉,数据篡改行为至少从2014年起便已存在。涉事车辆所在车轴与车轮等部件的装配过程中,如果测定的压力值大于标准值,则会被修改为标准值以内的数据填报到检查记录表中,以避免作业时间延长或成本增加。

  9月18日,日本东京地铁公司表示,该公司在组装由车轮和车轴组成的列车轮轴时,有225根车轴承受的压力超过内部设定的标准。东京地铁公司称,其关联公司“地铁车辆”在进行组装作业时存在数据篡改行为,涉及161节车厢,压力数据最高超过标准值的约34%。

  12月

  川崎重工

  虚假交易、行贿问题

  12月,根据日本防卫省特别防卫监察中期报告概要,自2018年起,日本制造业巨头川崎重工涉嫌虚假交易,总额约17亿日元(约合7882万元人民币)。

  日本防卫省特别防卫监察中期报告概要涉及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修理合同,以及川崎重工涉嫌用虚假交易打造“小金库”、向海上自卫队提供财物的问题。报道称,防卫省将对川崎重工提出严重警告,并要求退还过量部分的金额。

  日本媒体此前报道称,川崎重工为海上自卫队承造了12艘潜艇,并由其下属神户造船厂维修部负责定期维修。这家企业被曝与海上自卫队勾结,操控分包商捏造虚假交易,获得十多亿日元秘密资金,用于行贿海上自卫队潜艇队员。

  数据造假

2024年日企轮番曝出欺诈丑闻 几乎月月有新料的“日本制造”还能信吗?

  △川崎重工

  川崎重工8月22日发布信息称,该公司存在篡改船用发动机测试数据的不当行为。涉及的船用发动机总数达673台。

  具体的不当行为包括在工厂进行的发动机测试过程中,为了将燃油消耗率保持在客户允许范围内,并减少各种数据的偏差,对检测设备进行改动及篡改数据。

  日本大企业

  为何集体造假?

  2024年,层出不穷的日企丑闻正在亲手将日本制造业从“神坛”上拉下,素以“工匠精神”为傲的企业为何集体陷入造假丑闻?

  日本无限合同会社首席经济师田代秀敏认为,近年来日企的违规操作增加已逐渐演变成恶性循环,“大家一起闯红灯就不害怕”的不良心理在制造业蔓延。如若持续,将震动日本经济。

  田代秀敏指出,制造业投下大量资本,建造大工厂,雇佣大量员工,未来的前景如果不透明,这个产业将出现问题并由此引发连串反应,将对日本经济产生很大影响。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项昊宇分析认为,日本制造业面临危机的根源在于日本经济社会长期面临的发展停滞,与此同时,危机的出现也是日本经济深层次矛盾的反映。

  丑闻频发反映出日本企业文化的弊端和改革的滞后。

  造假事件接连发生,暴露出日本企业监管机制缺位,日本政府的监管体系可能存在漏洞,包括第三方监督和行业的自查自纠机制也未能有效发挥作用。

  一些日本制造企业的设备老化和人手不足,也是引发问题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频发的造假丑闻不仅动摇了消费者对“日本制造”的信任,也给日本经济带来了深远的影响。曾经,“日本制造”代表着高质量、精细工艺和可靠性,而如今,这一形象正面临前所未有的考验。

 

  监制丨陆毅

  制片人丨赵新宇

  记者丨何欣蕾 柏春洋 刘耀鸿

  主编丨崔翀 金律成

  编辑丨王婷婷 张柏漪

  视频丨王洪禹

标签: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