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山丹县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惠的旅游政策、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近年来,山丹县文旅市场亮点频现,活力四射,吸引着不少国内外游客来山丹旅游观光。
2024年,张掖市山丹县立足“丝路马都·古韵山丹”形象定位,围绕“龙头引领、两翼带动、四区联动、多点支撑”发展格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旅融合,让一件件民生实事从“纸上”落到“地上”,不断推动全县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振兴。2024年前三季度,山丹县共接待游客526.34万人,实现游客旅游消费34.9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1.49%和49%。
上合·丝路行知活动在国家长城文化保护公园举办
2024年山丹县牢固树立“项目为王、招商为要、落地为王”理念,推行“清单制、责任制、专班制、流程制、闭环制”5项机制,统筹推进项目建设,实施文体旅重点项目4项(其中续建3项、新建1项)、其他项目4项,到位资金1700万元,完成固定投资1997.9万元。
山丹马场马群奔腾场景
2024年山丹县将山丹马场景区作为引领发展的龙头景区,多方合力推进理顺马场景区体制机制,不断丰富景区业态,“万马奔腾”景观已实现常态化演绎;组织景区工作人员及马工共计200余人就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开展专题培训5次,从业人员服务意识和素质明显提升。同时,随着兰新高铁将山丹马场站融入甘青旅游大环线,不仅让游客“邂逅26℃清凉之夏”,更领略了“丝路绿宝石”的神奇与俊美。暑运期间,山丹马场旅客数量增长显著,为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山丹县文创产品研发专班赴河南洛阳、深圳等省市实地考察文创产品创新、供应链合作等先进经验、发展趋势、市场动态和新兴商业模式,在包装打磨现有特色文创产品、旅游商品、康养产品的基础上,植入“山丹马”“山丹花”“焉支姑娘”等文化元素和产品logo,新研发推出“山丹·好礼”伴手礼、“马到成功”毛绒公仔、世博盛宴餐具、陶瓷小马、红枣木康养、“炒拨拉”纪念品等10余个系列共计1000多款文创旅游产品。
大型原创情景剧《古韵山丹》
2024年山丹县成功举办第二届“炒拨拉”节,并围绕《古韵山丹》剧目编排系列精品剧目28个,举办“汉明长城·丝路古道”文化品鉴、“古韵悠长·梨园润乡”戏曲进乡村文化惠民演出、“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系列活动走进山丹、甘肃省第12届大众轮滑锦标赛、“丝路马都·古韵山丹”全省书画作品邀请展等系列活动68项,共开展“消夏周末”、惠民演出等文化活动200余场次、书画展览和国学讲堂100余场次、非遗展演和文博社教活动85场次,实现了将文体活动融入产业、城市、消费业态,文化市场消费活力不断提升。
2024年山丹县制定印发《山丹县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实施方案》,建立健全非遗保护传承资金扶助机制,加强传承基地和研学实践基地建设,将长城、非遗融入研学,常态化开展“传承华夏文明·感悟彩陶之美”“登临汉明长城 厚植爱国情怀”等“文化+研学”“非遗+研学”活动。传统舞蹈类“山丹桌凳摞垒舞狮”、传统美术类“山丹麦秆画”、民俗类“冬至民俗文化节”三项非遗项目成功入选第五批甘肃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山丹马”驯养技艺、土墙夯筑技艺、山丹馍馍和木雕入选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如今,山丹县依托丰厚的自然旅游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化,探索走出了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之路。未来,山丹县将继续秉持“能融尽融、能融全融”的理念,不断发挥文旅资源富集优势,整合特色资源要素,挖掘文化内涵,把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入旅游业发展,构建全域旅游发展大格局,不断推动山丹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擦亮“古韵山丹”文旅名片。(文/图 王旭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