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枫桥式人民法庭”创建,将司法服务精准嵌入园区发展肌理,张掖市民乐县人民法院六坝法庭创新构建“园区法企赋能服务站+法庭法润企航工作站”双站联动体系,努力形成“前沿服务+中枢统筹+流动延伸”的司法服务闭环,以优质高效司法护航保障企业发展,不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坐班法官联合园区调解员开展“当场调解” 供图 民乐县人民法院
法企赋能服务站 园区里的“法治便利店”
作为司法服务延伸至工业园区的“前沿哨所”,法企赋能服务站聚焦企业“急难愁盼”,实行“法官每周坐班制”:每周二、周五固定安排一名法官驻站办公,同步配备调解员、书记员协助,让企业“不出园区”就能享受到专业司法服务。
在即时法律咨询方面,坐班法官现场解答企业经营中的合同签订、劳动用工等问题,设立以来累计接待企业咨询服务80余人次,帮助解决矛盾纠纷40余件。
在就地纠纷调解方面,针对园区内频发的小额供货纠纷、工伤赔偿争议等,坐班法官联合园区调解员开展“当场调解”,2025年通过坐班制成功调处纠纷13起,实现“矛盾不升级、纠纷不出园”。
在案件便捷受理环节,对需进入诉讼程序的涉企案件,坐班法官现场指导填写材料、收转证据,实现“驻站受理、法庭流转”。2025年通过服务站受理案件10件,立案周期明显缩短。
法润企航工作站 法庭内的“中枢调度台”
设在法庭内的法润企航工作站,作为双站联动的“大脑”,承担案件审理、资源整合、协同调度等核心职能,与园区法企赋能服务站形成“前端收集—中端处理—后端反馈”的闭环。
民乐县人民法院打造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对法企赋能服务站流转的案件,实行“优先立案、优先审理”,平均审理周期较普通商事案件缩短20%。
民乐县人民法院组建专业团队定向服务,由“法官+律师+行业专家”组成企航服务团队,根据法企赋能服务站反馈的企业需求,开展“定制化”服务——如针对园区建筑企业集中的特点,专题举办“建筑企业合同风险纠纷实务”培训,拆解“黑白合同效力”等行业痛点。
为实现联动机制落地保障,民乐县人民法院六坝法庭建立与园区管委会、市场监管、人社等部门的联动机制,对法企赋能服务站排查的重大风险,联合开展专项处置。
巡回审判点 流动的“法治公开课”
为让司法公正“看得见、摸得着”,法庭在园区设立巡回审判点,将典型案件庭审“搬”到企业车间、园区广场、田间地头。2025年4月以来,巡回审判点调处涉企案件20余件,涵盖合同违约、劳动争议等企业关注的热点领域。
在一起某建材企业与供应商的货款纠纷中,法官结合行业特点当庭释法,不仅促成双方和解,更让企业明晰了“供货验收单”“对账确认函”等关键证据的留存规范,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
从园区里的“坐班服务”到法庭内的“专班保障”,六坝法庭正以双站联动的务实举措,让法治成为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稳定器”与“助推器”。下一步,民乐县人民法院将进一步优化坐班制服务,增加“线上坐班”渠道,让法企赋能服务站与法润企航工作站的联动更高效,真正让“枫桥经验”的根扎在园区、暖在企业。(文 姚晓琴 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