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财经大学:“三下乡”团队赴定西岷县 触摸红色印记 探寻药乡新篇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5-07-28 19:23:58

  7月13日至27日,兰州财经大学“赴定西岷州星火——活态焕新”实践团队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开展为期15天的社会实践。团队既深入红色教育基地探寻革命记忆,也走进特色产业一线调研发展实践,在触摸历史温度中感知精神传承,在观察产业变迁中见证乡村振兴,生动记录岷县以红色基因铸魂、以特色产业赋能的发展故事。

兰州财经大学:“三下乡”团队赴定西岷县 触摸红色印记 探寻药乡新篇_fororder_图片1

“赴定西岷州星火——活态焕新”实践团队

  红色基地里的精神密码:从峥嵘岁月到发展动能

  7月15日上午,实践团队首站来到岷州会议纪念馆。这座由传统四合院改建的展馆,青砖灰瓦的古朴风貌与简洁现代的展陈设计相映,静静诉说着80余年前的革命往事。

  “1936年,红军在岷县召开岷州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力量,为后续战略部署奠定了重要基础。” 展厅内,年轻讲解员指着展厅中央的八仙桌介绍。这张桌面边缘带着磨损痕迹的桌子,正是当年会议的见证者,其沧桑质感让队员们直观感受到那段艰苦却充满希望的岁月。

兰州财经大学:“三下乡”团队赴定西岷县 触摸红色印记 探寻药乡新篇_fororder_图片2

实践团队在岷州会议纪念馆听讲解

  7月17日清晨,团队沿山间步道攀登二郎山。“80多年前,红军在这里与敌人激战,用热血守护这片土地。”当地向导边走边讲述二郎山战斗的历史,“如今每年都有不少人来缅怀先烈,山上的松树越长越茂盛,就像英雄精神永远长青。”

  听着革命故事,看着历史遗迹,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岷县的红色基因不仅是历史记忆,更已成为当地发展的精神密码。“老一辈用热血守护家园,如今的岷县人如何传承这份精神?”带着这样的思考,团队将目光投向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实践。

  当归“仙草”的新生:传统与创新共绘振兴图景

  从红色基地走出,实践团队聚焦岷县“药乡”特色,深入当归种植加工一线,探寻红色精神如何转化为产业发展动能。

  在当地一家当归加工合作社,传统与创新的融合场景映入眼帘:院子里,传统竹编晾晒筐整齐排列,当归在阳光下泛着自然光泽,晾晒工序延续着老一辈的手艺;车间内,现代化烘干设备正精准控制温湿度,在保留药效的同时,将加工效率不断提升。

兰州财经大学:“三下乡”团队赴定西岷县 触摸红色印记 探寻药乡新篇_fororder_图片6

晾晒的当归

  “我们既守着老祖宗传下来的种植加工经验,也跟着时代学新技术。”合作社负责人介绍,通过改进加工工艺,岷县当归的品质稳定性显著提升。而在产品销售端,合作社更搭上电商快车,包装精美的当归饮片、当归养生茶等制品通过直播带货、电商平台销售等方式发往全国。“2024年销售额达数百万元,带动周边200多户农户增收,人均年增收超5000元。”

  从田间种植到车间加工,从传统晾晒到电商销售,队员们看到:当归这株“仙草”在红色精神的激励下,通过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正成为岷县乡村振兴的“致富草”。

  实践落幕见初心:红色与绿色交织的发展答卷

  7月27日,实践活动接近尾声。15天的调研中,从红色展馆的历史实物到山间战场的英雄故事,从当归地里的忙碌身影到电商直播间的销售热潮,队员们对岷县的发展有了立体认知。此次“三下乡”实践,不仅让队员们实地感悟了红色历史,更见证了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文/图 兰州财经大学)

编辑:王奇英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