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水市武山县山丹镇周庄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区的西瓜大棚里,智能传感器实时监测温湿度、光照、土壤数据,为西瓜生长提供精准的环境调控。
“今年(2025年)种植西瓜1300亩,通过科学种植,我们的西瓜皮薄、味甜、口感佳,远销北京、上海等地,预计收益可达3900万元。”周庄村村委会主任周广荣介绍,通过东西协作科技帮扶,科技含量满满的西瓜成了当地群众增收的“砝码”。
产业园区大棚内的西瓜 供图 武山县委宣传部
自2023年以来,天津市宝坻区累计投入240万元用于科技帮扶,实施了药食同源中药饮品的研究与开发、樱桃新品种引进及标准化建设、传统香辣酱的关键工艺提升等科技项目。
在武山县四门镇樱桃新品种引进及标准化建设项目中,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15万元,推广樱桃新品种,对老果园进行提升改造,建设标准化樱桃园20亩,带动种植100亩。项目为食品公司投入资金10万元,通过利用先进的工艺及设备,香辣酱产品的口感得到深层次提升,形成产品精深加工生产线,年加工香辣酱45吨,带动工人数达到25人左右。
武山樱桃 供图 武山县委宣传部
四门镇下湾村稻鱼共生种养殖基地里,池塘里智能化喂鱼机正定时投放食物。2025年,天津宝坻与天水武山继续携手,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万元,在四门镇下湾村股份经济合作社引进中科3号、白云鲫等鲫鱼3万尾,建成下湾村50亩示范养殖基地。下湾村成功举办中华垂钓大赛甘肃武山选拔赛暨甘肃省第二十届、二十一届钓鱼锦标赛(武山站选拔赛),吸引了来自陕西、四川等省份的160多名垂钓高手同台竞技。“渔业+旅游+消费”产业链被激活,为武山乡村振兴与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垂钓大赛现场 供图 武山县委宣传部
在渭河川区,“马铃薯—油菜/香菜—蒜苗”一年三茬高效栽培让每亩土地实现三季丰收,16类蔬菜30个产品获得国家A级绿色食品认证,“武山韭菜”“武山蒜苗”“武山豆角”等地理标志产品畅销粤港澳大湾区。这种“良种+良法”的创新模式,让武山蔬菜产业从“经验种植”迈向“数字管理”。
武山韭菜标准化种植大棚 供图 武山县委宣传部
从设施农业到精深加工,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武山县通过东西部协作累计实施科技项目30项。如今,这里不仅有年产值5.3亿元的蔬菜加工集群,更有年育苗1500万株的智慧农业平台,正在将“五十亿级”蔬菜全产业链的蓝图变为现实。
“武山县将继续深化津甘协作,以科技为引擎,推动各项产业向智能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武山县科技局局长鲍向东表示。(文 张凤娇 薛妍)